浙江《一把手向你报告补短板系列之南浔

前不久闭幕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浙江推出《一把手向你报告:走基层·补短板》系列报道,请相关县(市、区)一把手谈谈他们如何既扬起风帆,继续发挥优势,又反弹琵琶,着力找短板、补短板。

《一把手向你报告补短板系列之南浔篇》

报告人:南浔区委书记叶理中

南浔2003年建区,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特别是存在生态环境不优的短板,尽管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强势推进整治,全区总体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低小散”企业面广量大,环境“历史欠账”多;环保监管力量薄弱,“全覆盖”监管难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南浔的生态环境一直不尽如人意。

这块短板怎么补?我认为是个系统工程,根据南浔的实际,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生态环境是易碎品。保护环境,必须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大气治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等各项综合整治“组合拳”。南浔将力争全面消除脏乱差现象,不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积极争创“无违建区”,重现水乡古镇天蓝地净水绿的美景。

石淙镇南坝村温室龟鳖养殖场拆除现场

我一直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将坚持绿色发展,实施“治环境、促转型、补短板”三年行动,持续加大对小化工、小印染、小木业等落后产能和“低小散”企业的淘汰力度,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大好高”项目的引进推进力度,以整治倒逼转型、创新驱动转型、投资支撑转型,切实调优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

法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坚强后盾。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刚性执法,用好新《环保法》这把“利剑”,深化开展“守青山、护绿水”和护航G20环保执法“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全面加强环保、安监、市场监管、公检法等的联动执法,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形成持续高压和有效威慑。

另外,在走访调研中,我也了解到南浔的环保队伍存在着“执法人员少、监察监测能力弱”等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设立区环境保护所,健全基层环保机构,公开招录环保专业人才,增强基层执法能力。

叶理中(前)实地查看石淙镇民俗文化园建设及周边环境。

南浔区旧馆镇的有机玻璃再生加工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也是“低小散”产业的代名词。近年来,经过4次大规模整治,该产业从原先的遍地开花缩减到9家。尽管如此,整治后的企业仍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对环境造成污染。今年4月中旬开始,我们彻底关停了所有有机玻璃再生加工企业,目前机器设备已经全部拆除。下一步,我们计划利用整治后腾出的150亩土地,按照‘产业集聚、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的原则,强化产业引导、提高准入门槛,打造一个小微企业创业园。

对于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我们将严格落实“链”追究,不断增强大家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红线”观念。我们已经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究办法(试行)》,并将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行事。严格执行环境损害问责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度。

来源:浙江客户端

:黄雅娟









































白癜风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白癜风白斑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zx/8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