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浙江新闻客户端特推出“最美校园上封面”活动。国有成均,在浙之滨,第一期,浙江新闻客户端走进了求是园哦! 每一个来到浙江大学求学的人,都认识那一尊铜像。他,是老校长竺可桢先生。 早在年,时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就曾在一次演讲中问到,“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这两个问题,穿越近80年的时光,在一代又一代浙大人的耳畔响起,潜移默化铸就了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风骨精神。 浙江大学是怎样的所在?每一个浙大校友,每一名浙大学子,都有自己的理解,随着时光变迁、年岁增长,大学在他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发挥的影响,他们对浙大赠与的感悟,又都会有所不同。 怎样了解浙大?也许,让“百分百浙大制造”的现任校长吴朝晖穿越时空来回答老校长竺可桢的这两个问题,帮你解读浙江大学,也许更为恰当。 吴朝晖履新浙江大学校长半年多,他在迎接新生、欢送毕业生等公开场合发表的四次演讲中,抚今追昔,着眼未来,对浙江大学和求是创新精神的描述与概括,值得细细体味。 历史上的浙江大学自年创校以来,浙江大学就是一所胸怀天下和面向全球开放办学的高等学府。 求是书院时期,倡导中西兼修,开创选送高材生赴日深造之先河; 抗战西迁时期,保持国际学术联系,办学成就蜚声海外,赢得“东方剑桥”美誉; 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首批大学组团赴美考察,率先重启了国际合作交流; 新浙大组建以后,全球声誉与日俱增,世界名校纷至沓来,国际校区雏形初现…… 浙江大学始终坚持求是创新的校训和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从未停歇攀登世界学术高峰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要培养怎样的人历史上—浙江大学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国际视野意味着开放包容的胸怀,塑造全球意识,理解多元文化,从容自信地与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一起学习和共事; 国际视野意味着谋划全局的眼光,全面深刻地看待事物,从更广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维度进行独立自主的分析研判; 国际视野意味着博采众长的视角,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掌握来自全世界的知识和资源,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国际视野意味着心怀天下的格局,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发展与区域发展、国家发展、全球发展统一起来,努力担当起引领社会、服务国家、贡献世界的使命。 有什么与众不同历史上—以塑造国际视野为目标,注定“浙里”的学习将与众不同,更与高中迥异。 在这里,你们将有广阔的空间自主学习,可以自由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 你们将有足够的条件交叉学习,可以跨学科上课、跨专业研讨、跨领域交流; 你们将有良好的环境探究学习,可以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社团工作的激情、创新创业的奋斗; 你们还有充分的机会跨境学习,可以参与全球名师在线课程、世界名校交流访学、国际顶级会议竞赛。 毕业后成为怎样的人历史上—竺可桢老校长曾寄语浙大人,“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服务单位,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未来领导者应有的担当。 你们这一代青年,站在更高的起点,拥有更好的条件,具备更宽的视野,面对更大的空间。 希望你们褒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但愿苍生俱饱暖”的风骨,在当前的大好时代中真正干成一番事业。 要成为未来的领导者,不仅要仰望星空,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而且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走向成功。 所谓成功,不在于获取金钱和权势,而在于把自己的事业做到极致,而在于为国为民谋得利益。《尚书》有云:“功崇惟业,业广惟勤。”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难以成事。 未来领导者的使命是引领和创造未来。让我们的目光穿越时空,未来10年、20年、30年,是你们的命运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相连的重要时期,我期待,期待你们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大放光彩: 在科学领域,你们不断探索宇宙宏观世界和粒子微观尺度的大自然奥秘,让人们享受更为健康的、更为美好的高品质生活; 在工程领域,你们不断创造新的材料、新的能源、新的工艺、新的代码,让人类活动的空间更环保、更安全、更智慧; 在社会领域,你们不断建构和平、公正、发展、高效的秩序,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在文艺领域,你们不断创作动人的小说、诗歌、音乐、书画,让世界更加精彩,让心灵更加美好…… 这些都不只是梦想,你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让梦想照进现实。 校史上光辉的名字在中国的教育和科学发展史册上,有更多浙大学生的名字,李政道、叶笃正、谷超豪、程开甲、路甬祥……载入史册。 “浙里”的墙上,挂满了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毕业生的照片,有位两院院士,更多,是刚刚出发的青年。 在现代教育史上的贡献“浙里”创造了从无到有的中国现代大学教育雏型。 “浙里”创造了先行于中国工业时代的工程教育。 “浙里”创造了在炮火中行程里,西迁办学的奇迹。 “浙里”创造了“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求是”文脉。 浙大之大在于何处浙大之“大”,在于学科最为齐全、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大环境,将会为你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大平台,在“浙”里,只要你想,只要你努力,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30年前,与你们一样,青葱的我来到求是园,在这里打下了我人生的底色,“博学明辨”、“审问慎思”的科学精神融入我的血脉。 竺可桢、蒋梦麟、马寅初、钱三强、苏步青、王淦昌、束星北、谈家桢……灿若星辰的50万浙大人引导着我、陪伴着我、铸就着我。 一代代浙大人薪火相传,使我今天有幸在这里和五万余师生一起,等着你们,等着为你们搭建迈向人生大舞台的长梯。 一座求是园里, 有谁的青春谁的梦? 浙大师生和教职员工镜头下的校园, 春夏秋冬, 晨曦夜色, 无时不美。 学府巍峨卢绍庆摄 春满求是园王震摄 校园路上秋叶黄楼琦勇摄 阳光穿透乌云照耀紫金石佳朦摄 竺可桢学院宿舍楼宋博摄 钟楼夜色石佳朦摄 浙大之江学院小礼堂濡染岁月沧桑廖宇晗摄 时间与智慧的漩涡(图书馆)肖梓梁摄 校史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杭州。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 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年秋回迁杭州。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 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在一百一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以造就卓越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逐渐形成了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 来源:浙江日报 今日小编:徐竞伟 更正声明 9月11日 感谢您对浙江大学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名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zx/70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