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吉:传承建盏文化 打造特色小镇 (水吉全景)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作为全省第二批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的水吉镇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政策优势,不断创新发展,为“十三五”开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10月全镇累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5.22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7亿元,比增5.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85亿元,比增25.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4亿元,比增21.5%;1-10月份地方级财政收入.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比增53.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0.9%。 完善功能,小城镇建设强力推进 10月28日,我区10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水吉召开,水吉人民路改造项目、新建滨江排涝站项目、建盏文化交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万里生态水系水吉段建设项目位列其中,项目的集中开工,加快了水吉镇重点项目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自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以来,水吉以推进小城镇改革试点建设项目落实为工作重点,共投入5亿元先后完成了新建水吉大桥及连接线工程、防洪堤工程、自来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大庙坪广场、双塔公园、入城口绿化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今年,全镇共策划重点项目36个,其中在建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15个,前期项目4个,策划项目7个,总投资10.2亿元,年度投资2.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约1.6亿元。 水吉人民路改造项目、新建滨江排涝站项目、建盏文化交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万里生态水系水吉段建设项目;农业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等项目正在施工中。 滨江东路硬化、烟草站建设,宋窑建盏商贸城(一期)、苏区郑墩村幸福院等项目正在设计当中。 (水吉新大桥) (江滨东路效果图) 找准定位,培育建盏特色产业 由上海第一财经发起,联合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60多家广电媒体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最美村镇”评选、“县市长论坛暨颁奖典礼”于11月26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举办,活动以“回归村镇美弘扬中国创”为主题,今年4月启动以来,历经前期宣传、村镇考察,投票评选三个阶段,活动组委会综合近万人次的社会投票以及百家媒体及领导学者的专业投票结果,从全国多家报名村镇中评选出人文、生态、传承、特色等四个大奖,水吉镇荣居传承奖榜首。 建盏,无疑是水吉镇最耀眼的“历史名片”。建窑,中国古代名窑之一;建盏,以独特的黑瓷魅力,曾与青瓷、白瓷三分天下,备受贵族、士大夫的青睐。“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宋代皇帝宋徽宗的诗赞,为建盏的风靡作了最好的注脚。 水吉,建窑建盏的发源地。曾经“百窑相连,窑工数千,窑火昼夜不熄。”如今,仍遗存国家级保护文物、长达米的全国最长的建盏龙窑。 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风雨,湮没了建窑建盏年。近十年,在当地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建窑建盏走上了复兴之路。年5月,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水吉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聚焦历史经典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推动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通过发展载体的升级,推动建盏产业焕发青春、再创优势。概括起来,就是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 与此同时,水吉镇以连续三年每户贴补元租金的办法,扶持建立建盏文化交流中心,目前已入驻商家余家。10月28日,政府又投资余万对建盏文化交流中心街道进行升级改造,正在进行路面的破除及污水管见铺设工作,包括设置人行道、强弱电下地、雨污分流、植树绿化和店招改造等,以打造高标准的建盏对外展示、交流、宣传、销售的窗口。 热情高涨的民间投资,让水吉的建盏业风生水起,凝聚起蓬勃的扩张力量。据统计,目前水吉境内登记注册的建盏企业、个体户有多家,未注册登记的有余家。“芦花坪”、“吉玉坊”等品牌逐渐成了建盏的代名词。 蔡炳龙、许家有、孙福昆、熊忠贵……这些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是建盏行业的领军者,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迅速成长为建盏烧制的骨干力量。11月27日,受福建省拍卖协会邀请,水吉叶氏“兄弟建盏”公司参加中拍协在西安大唐西市举办的公益拍卖活动。 浙江温州籍的70后汉子吴兴乾,今年初在水吉镇上开了一家名叫“九段乾工”的建盏有限公司。一栋多平米的小楼,经过数月的装修装饰,被他打造成别具一格的集展示、生活、生产、电商为一体的时尚空间。吴兴乾是水吉建盏业众多的年轻创客之一。他们的融入,为建盏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变革之风。 在建盏小镇的创建中,水吉镇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方式,充分发挥了市场决定性作用,政府积极作为,但不错位作为,当好“把关员”,扮好“服务员”,做好“项目性质评估、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等服务,确保吸聚有效投资,让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主体真正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尤其是为有梦想、有激情、有创意,但无资本、无经验、无支撑的“三有三无”年轻创业者提供一个起步的舞台。 (水吉建盏文化交流中心——丁晓雄摄) (水吉镇参加“中国最美村镇”评选——丁晓雄摄) (“中国最美村镇”传承奖) 功能叠加 完善旅游功能 周末,在后井村古龙窑遗址,一拨又一拨操着各种口音的游客,在此驻足、拍照;芦花坪孙福昆的柴窑封窑点火,吸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莱纳德?史密斯博士连续10天跟踪拍摄…… 在创建盏小镇的过程中,水吉镇没有简单地发展建盏产业,而是谋求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建盏是小镇的文化标识。在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同时,水吉镇注重创新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的汇聚,形成“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文化。 挖掘历史文化。水吉镇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除了国家级保护文物宋代“建窑”遗址,这里还有明代的“普照塔”、“联升塔”、“徐氏宗祠”和“大觉禅寺”、南宋名儒朱熹的“西澜书院”、清代古建筑民主文武殿、明清古建筑市头周濂溪祠等。水吉镇重视非物质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祖公老佛庙会习俗、水吉扁肉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建阳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市头村宋大儒周濂溪先生祠、民主村文武圣殿吉水上游、郑墩村西瓯徐氏祠和南州屏漳入选省级第一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并在集镇中心投资万元建成大庙坪文化广场,同时充分发挥“凉亭文化”、“石矶诗社”、民俗文化的辐射魅力,建设建盏主题公园,设计制作建盏文化浮雕等,提高群众的文化认同感。 嵌入旅游功能。水吉镇利用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围绕生产、体验和服务来设计旅游功能,突出“旅游+建盏”特色,全方位展示建盏的文化传承和烧制工艺,让八方游客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得到建盏文化的熏陶。 提升品位,统筹建设美丽乡村 水吉镇从小镇功能定位出发,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注重应用乡土材料,力求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让绿色、舒适、惬意成为小镇的常态。 围绕“百姓富、生态美”目标,水吉镇还以仁山村、坤坊村为示范点,打造具有水吉镇特色的美丽乡村。其中仁山葡萄村被评为省级优秀美丽乡村示范村;11月16日,坤坊村通过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验收组初验。 依靠山水特色和交通优势,水吉镇把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错落的空间结构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历史人文之美有机统一起来,突出宋窑建盏特色,还结合建窑建盏文化特色,遗址的保护力度,启动后井村年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后井为特色建盏文化休闲旅游乡村。投资万实施建窑遗址保护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技术交底,正在施工中。启动为期5年的规划建设,在做好建窑遗址保护工程和后井建盏产业园的同时,投资建设宋窑建盏商贸城,让建盏商贸中心、建盏休闲广场、建窑博物馆、建盏大师作品展示馆、建盏与茶文化体验馆成为小镇最亮丽的风景。 (坤坊美丽乡村) (万里生态水系效果图) 求真务实,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条件,对现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达标村进行全面摸查并整改,年,投入近万元完成居委会、池中村、后井村、黄西溪村、和平村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修缮,支持新建玉瑶村部,完成主体框架,目前正加进行墙体砌砖工作。在改善基层组织硬件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六必查六必看”要求,完善提升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和村“两委”履职承诺制、“每周三个一”工作法、“百个机关支部联百村”等工作制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及时动员部署,按照学习总体要求,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专题学习、专题讨论、专题党课、专题宣传等一系列的活动措施,突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建盏古镇”主题,水吉镇党委政府明确了今后发展定位:以现代特色农业、独特建盏产业、旅游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致力于把水吉镇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综合承载能力较强的绿色建盏特色小镇。(徐祖建)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白癜风症状图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zx/59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