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坑新村 上包村 兰芝风情线自兰溪市区起,从白坑村的筚路蓝缕创业致富,姚村的行比一乡公德传世,上包村的廉洁清风香远千载,到芝堰村的德泽世孙驿通天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踏着一路上磨得发亮的青石板,推开那一扇扇斑驳的沉重木门,寻觅那一个个感伤烟雨中的爱情故事。而这迷人的兰芝风情,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又是风情各异,独具文化魅力。 古村、古道、古驿站,走在兰芝风情线上,仿佛有穿越数百年,一梦到古的恍惚。 80后女作家林静宜曾受邀兴游兰芝风情,写下《春下兰溪》,其中写道:“正是阳春三月,白露山前的风光旖旎得很随和,然而它没有丝毫矫饰的痕迹。遍野油菜花的灿黄团结起来为青山碧水间镶了一条黄缎带,它们嵌于浑然一碧的天地间,素着一张脸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田园山水,什么是纯粹的世外桃源。” 70后女作家柳营在《醒在时间深处的芝堰》中,另有一种别样风情:“进村,先见一汪池水,房子围池而建,有村妇在池边的青石板上洗衣,棒槌声将阳光震得恍惚。沿池塘的一侧进村,是一条向建德的古驿道,自南宋开始,踩上去的脚印堆积了近千年,亮亮的一层,浮着属于时间的釉色,走在古驿道之上,就如行走在时间的深处,井般幽深。” 走进兰芝风情线,你就能深深感受到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在这里交相辉映,和谐共存。 把零散的“盆景”串成一路的风景 兰芝风情线是兰溪南大门至兰溪最西北古驿村的美丽乡村主行线。 11月12日,金华市委副书记陶诚华到兰溪调研“三农”工作,实地察看了兰芝风景线建设情况。一行人实地走访了兰芝风景线上的兰江街道姚村、黄店镇上包村和慈源下山移民小区,陶诚华对兰芝风景线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集中体现了兰溪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下一步要以点带面、持之以恒地推进,让农民普遍享受到优质人居环境。 “现在周末回老家不开车,改骑自行车,一路风景一路情啊!”家住兰溪市区的小王每逢周末都要回黄店镇乡下老家。自从今年兰芝风情线开建、沿线景观提升以来,他开车次数少了,骑车次数多了,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美景。 由于兰芝风情线路边种植了栾树、银杏、无患子、红枫等彩叶树,如今的天气正是最佳观赏时期,整条兰芝公路形成了一条多彩风情线。 美丽乡村看兰芝 兰溪到芝堰的生态人文风情线是今年兰溪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兰芝风情线起点为上华街道沈村,终点为黄店镇芝堰村,全长约31公里,总投入万元,沿线项目建设涉及4个镇乡(街道)、31个村,其中重点建设村庄4个,建设任务包括风情整体景观及风格设计、绿化提升景观带营造、沿线村环境卫生整治、河道治理、三线整理、文化挖掘等。作为全面推进美丽兰溪建设的具体实践,“兰芝风情线”将努力打造成兰溪美丽乡村的风情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线、农民增收的致富线、旅游观光的风景线。 兰芝风情线是兰溪重点打造的第一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兰芝风情线的建设,对改善提升沿线环境条件,加快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转型提升,促进“两富”兰溪现代化建设,对保护、传承民族和地方传统文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兰芝风情线的建设也是兰溪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育,兰芝风情线将成为金华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风景线。 一条美景线风情线 驱车兰芝风情线上,公路两旁新栽的栾树、桂花、银杏、无患子等彩色树种使该路线分外美丽,绿化工人正在精心地养护着苗木,确保绿化树木的成活率。据了解,兰芝风情线绿化工程分行道树种植和节点景观建设两大块。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兰溪注重提升区域环境品位,体现人文风情和乡土气息,通过做好树种层次、颜色等搭配,让景观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树、一村一花、一村一叶,形成村村有特色。 一条文化线富农线 风情线还串起了多处文化古村:姚村清代建筑群、上包村的包拯文化、桐山后金村的金履祥理学文化、三峰殿口村的孝文化、芝堰古村文化等。作为全面推进兰溪美丽乡村建设的载体,兰芝风情线注重文化发掘,营造生态风、田园风、人文风、村落风,努力打造兰溪美丽乡村的风情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线、农民增收的致富线、旅游观光的风景线,同时把乡村零散的“盆景”变为成片的风景,致力于建成一批洁美村、绿美村、和美村、富美村。 一条观光带不过瘾? 我们给你五条 去年,兰溪市委托浙江师范大学编制了《兰溪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提出重点要规划建设好五条观光带,除了兰芝风情线外,另外四条同样极富特色。 1.在游埠至诸葛连接线沿线,依托诸葛亮、李渔等名人和历史文化建设名人古村落观光带; 2.在兰溪至马涧、柏社47省道沿线以杨梅采摘游为主的农业观光带; 3.永昌至水亭沿线培育以畲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风情观光带; 4.以兰江及两岸特色村为代表的水上游观光带。 美丽村落美在特色文化 兰芝风情线上重点建设的4个村庄分别是芝堰村、上包村、姚村和白坑新村。兰溪抓住各村自身的特色,积极挖掘各村的人文内涵。以人在旅途和为美———来展示芝堰村的驿道文化;以人在仕途廉为美———来展示上包村的廉洁文化;以人在心途德为美———来展示姚村的公德文化;以人在乡途富为美———来展示白坑村的创富文化。 ·白坑新村· 中国梦想靠奋斗 创富故事在白坑 灵洞乡白坑村,确切地说,白坑新村是兰溪人眼中城市花园一样的新村落。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突出体现了一种兰溪人自强不息的富美文化。 财富价值与幸福生活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这种追求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交融。改革开放以来,白坑村借助党的好政策,依靠村两委的强有力领导,找准了创业思路,改变了一穷二白的旧面貌,书写了精彩辉煌的创富故事,从小山村搬迁进城建新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人在乡途富为美,正是白坑村创富文化的形象写照。 ·姚村· 城市厢房古村落 德传八乡是姚村 兰江街道姚村是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姚村位于兰溪市郊区,“城市厢房”是对姚村村落环境最形象的诠释。姚村村庄山环水绕,景色迷人,全村建筑几乎都坐西朝东门向,有迎风朝日兴盛含义,在距今近多年的村史里,姚村人历来有着热心公益,崇德尚行的深厚传统,公德善行在姚村这片土地上结出了丰盛的果实。 在姚村众多的古建筑中,还有着一个既有趣又让人崇敬的现象,即姚村先辈修祠建庙,大多以德赋名。如存德堂、如德堂、崇德堂、萃德堂、慎德堂等。足见姚村世代公德文化的深厚底蕴。今天,古老美丽的姚村依然是传承传统文化,皈依精神家园的绝佳去处。 人在心途德为美,正是姚村的公德文化的人文内涵。 ·上包村· 青松风格廉为本 鹤山风尚上包村 黄店镇上包村,是兰溪远近闻名的廉洁文化村。 “绿”不仅是一种美丽,还是一种神韵,上包村“绿美”程度很高,鹤山苍松苍翠、植被优良;道舍绿枝摇曳、茶花绽放。笔峰万年耸立于村前,鹤山千载屏图在村后,群山环绕,溪流潺潺,大有龙盘虎踞之态势。按金仁山书包氏家训,包氏为中国古代廉政清官第一人包拯的后裔。 今日的上包村,在传承先人清正廉洁品格的同时,将上包村历史上的廉洁人文传统同现代廉洁文化相结合,将村落发展和村庄绿色环境建设相合,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绿美”的典型。 人在仕途廉为美,上包村的廉洁文化正是其独特的人文标志。 ·芝堰村· 严婺两州古驿道 江南丽江芝堰村 黄店镇芝堰村是“兰芝风情线”最后一个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 驿,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代重要的商业物流通道。兰溪作为重要的内河商业港口,因水运而兴,芝堰则因古驿道的经过而兴盛,同样是因商业而形成了完整的村落形态,开放的文化氛围。 芝堰古村地处兰溪与建德交界的严婺古驿道上,是婺州通往严州的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一条古街穿村而过,九座祠堂相拥面立,半渠半街流水淙淙。昔日街道两旁茶楼酒肆、钱庄当铺、澡堂歇店等一应俱全,商旅官员络绎不绝。可以说驿文化、水文化的基因与和谐相处的包容精神从一开始便已经融进了这座江南古村的发展血脉之中,为其和美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军政商旅作用的形成,不同地域人群的汇聚,使得驿站越来越成为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地。人在旅途和为美,正是芝堰村的驿道文化精髓。驿不但使芝堰村成为一条交通运输线,也使芝堰村成为一条民族迁徙、情感寄寓、民俗濡染、宗教传播的“人文走廊”。驿文化所带来的人文景观、历史内涵和山水村貌是芝堰村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从而使芝堰古村拥有了“严婺古驿,江南丽江”的美誉,成为古驿道上一颗永远的明珠。 与芝堰古建筑群一道被列为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还有黄店镇后面的这座山就是白露山,以白露山为屏的黄店镇,春天是油菜花的海洋,花海白露,绿野黄英,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美丽乡村建设 兰溪五管齐下率先“美”起来 兰溪市从年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大思路、大规划、大产业、大手笔”的原则,围绕“四美四宜四风”的“大美兰溪”目标,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民生条件,提升现代农业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发展态势。 兰溪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其他县市区相比较,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最突出的是农业资源丰富,农村历史遗存丰富,农村生态环境良好。按照兰溪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分布而规划的美丽乡村建设观光带沿线有许多村都保留有大量的古建筑、古文化,这些村道路纵横有序,鹅卵石铺地、筑墈,晴雨皆宜,干净整洁,古木参天,生态环境良好,让人留连忘返。 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演化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优势,这是美丽乡村的建设的根本所在。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兰溪着重抓好几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 按照兰溪的实际和区域特色,兰溪市相关部门委托浙江师范大学编制了《兰溪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提出重点要规划建设好五条观光带。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兰溪市美丽乡村建设五年工作计划》,按照抓点、串线、成面的推进方法,将美丽乡村建设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有计划分步开展实施。 二、高标准建设 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落实每个市级领导和市机关各部门联系中心村、美丽乡村和历史文化村,按照美丽乡村推进到哪里,部门项目资金和服务跟进到哪里,形成合力,协同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夯实农村环境基础 根据省委提出的“治水治气、治城治乡”的要求,结合“三清三化三送”、“三改一拆”、“两清”行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行动,确保农村环境长期保洁,重塑农村田园风光美景。 四、注重优化人居环境 今年,以风情线建设为抓手,加大历史文化村落连点成线整治改造开发力度,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整治,加快提高覆盖面和入户率。今年开展的兰芝风情线建设,重点建设姚村、上包、芝堰和慈源(库区搬迁安置区)等村,辐射殿口、桐山后金等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让村民在风情线建设中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突出经营村庄理念,深挖村落特色文化,培育一批有眼光、懂经营、会管理的农家乐经营业主,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为利用生态与回馈生态良性互动的农民增收大产业。 有的村注意巧打生态牌、文化牌、杨梅牌,突出了创建重点,彰显了村庄魅力,带动了农产品、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既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又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展现了发展生态经济所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点击右上角可分享朋友圈,把你的精彩分享给你的朋友!兰溪信息港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