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实现三美

从农产品到旅游地商品山间土货“变形记”

近年来,丽水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态精品农业”,如今,搭乘旅游快车,“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乡间农产品不再愁销路,摇身一变成为游客热捧的“金饽饽”。

采摘游兴盛

这两天,在海拔多米的遂昌蔡源顶峰猕猴桃基地里,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这里体验采摘游。

游客周利香:

跟我一个小姐妹过来的,我们一起过来摘一下猕猴桃,这边挺好玩的,可以自己体验一下。

游客王雯静:

在这个高山上面空气也很好,以前都不知道猕猴桃是长在这样的藤上的,然后这次来了自己体验了,感觉特别好。

负责人黄海峰告诉我们,基地毗邻千佛山景区,随着丽水全域旅游的推进,游客的数量明显增多,采摘游也跟着红火起来。

遂昌蔡源顶峰猕猴桃基地负责人黄海峰:

拿我们这个基地来说,今年采摘游的量大概是我们整体销售的20%到30%。

销售方式变革

一方面,通过日益兴盛的乡村游,走线下采摘直接游销售猕猴桃,另一方面,黄海峰也在产品的包装和推广上做起了文章。

受制于交通地域因素,以往猕猴桃只能作为普通农产品,走批发销售,一到丰收年还发愁找不到买家,价格也只能达到5、6元一斤,现在他们改进了包装,分顾客群定向销售,低价滞销的猕猴桃一下成了走俏的旅游商品。

遂昌蔡源顶峰猕猴桃基地负责人黄海峰:

现在我们新包装的话,它就分成三种包装,按照顾客群体的需要区分开来,像这种的话,是一个礼品装,是线下销售的,这种的话是散客装,这种的话(在)线上销售的快递装。

我们新包装的成本大概要比老包装要增加了一倍左右,但是我们顾客的反响还是挺好的,那么效益也是上来了。

品牌力量增强

除了改善升级产品包装,黄海峰的猕猴桃基地还与丽水市农发公司达成合作,加入“丽水山耕”的区域公共品牌借力做推广销售。

丽水市农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刘志龙:

通过品牌的引领,让生产主体完全按照我们山耕品牌的要求,也就是我们标准化的生产、我们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检测,这些按照我们的标准化来做,保证我们的质量,另外一个方面,通过我们全市的公共区域品牌,利用我们宣传和营销的优势,搭建的平台,让我们的这些产品更好的推向市场。

和猕猴桃一样,丽水的香菇、铁皮石斛、稻米、红提等传统的农产品都在上演着变形记。

香菇经过技术改进,成了独立小包装的即食香菇干;铁皮石斛嫁接到龙骨石上后,成了游客喜爱的盆摘。

▲即食香菇干(图文无关)

▲铁皮石斛盆栽(图文无关)

割稻节、红提节等一个个乡村旅游活动,让这些养在深闺中的生态农产品有了市场。

随着全域旅游的逐步发展,从农产品到旅游地商品、从地域特产到知名品牌,丽水的农旅融合正风生水起,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个农产品的旅游地转化工作,销售产值达到了12.5亿元。









































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北京哪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zx/48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