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昨天我们记者为大家介绍的云和“灰碱粽”、景宁两角粽、三角粽以及遂昌的方粽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请您继续跟着我们的记者再到莲都、龙泉和缙云去看看那里的端午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与端午吃粽子相比,莲都人视乎更钟情于包卷饼。从端午前夕开始,市区各大小菜场附近制作卷饼皮的摊子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即使是小区周边的小菜场,制作卷饼皮的摊子都是一溜排开。记者在市区的东银苑菜市场看到,短短10米距离,就有四家制作卷饼皮的摊位。这位师傅叫王定军,别看他年纪轻轻,制作卷饼皮都已经有13个年头了。王定军说,往常他都是早上6点才动工,可到了每年端午的前几天,他都得在头天晚上12点就开始准备。 卷饼皮制作师傅王定军:像平时(一天用面粉)都是一百来斤,端午前后(面粉用量)可能要翻3、4倍的。 前来买卷饼皮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跟随市民叶大爷来到他家。今天家里吃卷饼,叶大爷的几十个子孙们都赶回家来团聚。孙女叶月玲说,每年端午,家人都会聚在一起炒上好几样菜做馅料,裹上又香又韧的皮,包成一个个肥嘟嘟的卷饼来。 叶大爷孙女叶月玲:根据个人口味,一般像我们这些茭白啊,还有鸡蛋啊,这些,还有那个豆腐干啊,还有肉这些,菜是比较多的,比较丰富的。 叶大爷孙女婿告诉记者,莲都人习惯在端午节这天吃卷饼,是有历史渊源的。 叶大爷孙女婿王俊青:相传在明代的时候抗倭名将戚继光从这里出发往前线的时候,莲都的人民为了解决他们行军速度与粮食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所以准备了很多卷饼让他们能及时赶赴前线又不饿肚子,是这么个传说,所以到后来我们莲都在端午节的时候以吃卷饼的形式来纪念这个历史。 下面再随记者到龙泉西街街道的河星村去看看,那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传承着一个有趣的端午习俗,就是做红鸡蛋。眼前这位刘阿姨就是村里做红鸡蛋的好手,每逢端午,刘阿姨都要提前几天到山上,寻找染红蛋的草。 龙泉西街街道河星村刘阿姨:(记者:阿姨,咱们现在是去干嘛呢?)现在去山上找这个草,染红蛋的草,一般都是长在山上的,家里没有的,要山上找的。 龙泉西街街道河星村刘阿姨:(记者:它是长在这种岩石缝里面的吗?)对,都是长在里面的,很难找的,挖进去才挖来。 回到家后,刘阿姨仔细地挑拣后开始细细捶打,将它们同鸡蛋一起放入锅中,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端午红蛋的“诞生”了。 龙泉西街街道河星村刘阿姨:现在煮好了,煮起来放着留到晚上孙女回来,晚上吃鸡蛋,这个鸡蛋吃了很好的,吃了(祛)风湿很好的。 刘阿姨说,古时人们为了在端午招待贵客,特别制作出红鸡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虽然鸡蛋已不是稀有之物,但是制作红鸡蛋的习俗仍被代代传承下来,寄托着人们对生活越来越红火的期望。 龙泉西街街道河星村村民沈火娟:吃了红鸡蛋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看过了包卷饼、煮红蛋的习俗,再到缙云了解下当地插艾叶、挂菖蒲的习俗吧。在缙云县城水南社区,记者遇到了几位相约去采集艾叶菖蒲的大叔大妈。他们介绍说,艾叶又名艾蒿,它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虫,净化空气。此外,熏艾叶也是一种中医治疗手段。所以在缙云,端午时节就一直流传着这个健康养生的好习俗。 缙云市民杜美英:好像你关节疼,把那个生姜放在你那个疼的地方,把这个叶子晒干了放在上面点着就热了,热敷,那你疼的地方就会好起来。 而菖蒲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临床应用证明,对各种顽固性皮肤瘙痒效果极佳。 缙云市民章永贵:平常时候可以做凉药,身上发起来东西,可以煎起来洗一洗,它会凉去。 插艾叶和菖蒲不仅有着一定的防病作用,这其中还有着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相传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但有一户人家军队却不去伤害他们。 缙云市民章永贵:(黄巢看到)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小孩子,为什么大的自己肩头背起来,一个小的是走路?所以黄巢问她,她说黄巢造反,因为大的这个是我大伯(的儿子),他不会生了,那么我要把他背起来照顾好,这个小的是我自己的儿子,我会生那么我就让他走路。 黄巢被妇人感动,就叫她回家把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士兵们看到就不会伤害这一家人。妇人回家后,就让全城都挂上了艾叶和菖蒲,于是,全城百姓幸免于难。如今,人们继续传承着这个习俗,以此来招福驱邪,庇佑家人健康平安。 在我们丽水各地,还流传着很多像这样的特色端午民俗,明天的“端午看习俗”将带您到庆元和松阳走一走。 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zx/43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