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以《浙江义乌:改革成就全球贸易大平台》为标题,用足足5分钟聚焦义乌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报道称,被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浙江义乌,锐意改革,转型突破,从一个靠着纽扣皮筋等小物件起家的小商品市场,正在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丰硕成果的展示区。报道中,央视记者走进了义乌市卓雅商贸有限公司。从现场看来,如果不告诉你这是哪儿,可能很多人还以为身处一家国外的公司。其实,它只是义乌的一家外资企业,个工位的办公区里几乎座无虚席。义乌市卓雅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央视记者,他们目前在义乌有多名俄罗斯籍员工,分别负责产品设计、下单生产、物流发货等。公司一年要从义乌向俄罗斯发出超过个集装箱的原创设计产品。发展至今,义乌已经有超过0家各类外资主体在这里设立办公机构,而这也只是义乌近年来不负总书记嘱托,深入开展国贸改革的一个缩影。年,习近平同志要求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他在国务院研究室关于在义乌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调查与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应做深入思考,适时推进。由此,义乌围绕国际贸易便利化的改革拉开了大幕。为方便人流,义乌为外商打造了本地服务一卡通,让他们可以享受准入前国民待遇;为方便物流,海关自动审放比例超过99%,实现秒通关;为方便资金流,义乌还允许外商开通个人外汇结算账户……自年改革试点以来,义乌出台了余项贸易和金融便利化举措,形成了余项创新案例,贸易额增长了整整10倍。随着出口的稳步增长,年开通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也从开通之初的年开行35列,今年有望超过列,货运总量达到4万个标准集装箱,把义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就在上个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草案)》,将义乌的改革成果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据报道,今年义乌的外贸形式有望再传佳音,截至目前,出口额已经超过2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2亿,增速同比超过10%。面对严峻的国际贸易新形势,义乌用丰硕的改革成果为全国万家中小微企业的稳就业、稳外贸提供了一个持续增长的全球化大平台。义乌市委书记林毅在接受采访时说,“义乌还是要紧紧抓住改革和开放这关键的一招,通过产业的转型发展,倒逼城市的转型发展;以城市的转型发展,来支撑产业的转型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指引,建设好世界小商品之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xx/132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