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文化观念流变与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殷企平1,胡强2

(1.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2.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摘 要:本研究所说的“文化观念”,是限定在文学典籍视域中的文化观念,特指文学典籍中所体现的、具有针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内涵的、支配一个民族总体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当然,这样的文化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观念与文学典籍有着不解之缘,互动微妙。因为文学典籍能对文化状况进行细腻、丰满的把握,所以将文化观念的流变与文学典籍相互参照进行研究,更能揭示文化观念演进和文学发展的血肉联系机制。通过对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进行研究,我们看到了文化史和文学史的新内涵。

关键词:文化观念;英国文学;流变;典籍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身份建构

——以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为例

陈梅松,汪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国别与区域文化研究院,江苏南京)

摘 要:掌握话语主动权,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对于我国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语用身份视角出发,分析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如何阐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塑造得体的国家形象。研究表明,该白皮书通过言语行为、人称指示等语用-语言手段,主要建构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复兴者、友好合作的群内合作者和积极主动的世界发展贡献者三种语用身份,客观描述了中国发展现状,表达了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明确立场,有力驳斥了国际社会中对中国形象的蓄意扭曲。文章以国家形象的“自塑”分析为主,对“他塑”形象进行针对性的驳斥,有利于还原事实,全面塑造中国应有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国家形象;语用身份;白皮书

白俄罗斯主流媒体BELTA中甘肃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

任育新,王海珍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摘 要:本研究以白俄罗斯通讯社(BELTA)关于甘肃的俄语新闻报道为语料,从话语内容、话语模式和建构主体三个方面考察了白俄罗斯主流媒体中甘肃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表明,BELTA关于甘肃的俄语新闻报道主要以隐性方式建构了正面的多维度甘肃形象,最突出的是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的甘肃形象;话语模式以多模态话语模式(文字加图片)为主;建构主体包括政府官员、高等院校负责人和媒体记者。本研究对进一步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区域形象建构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甘肃形象;白俄罗斯通讯社;俄语;话语建构

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新解:文化语用学视角

毛延生,喻倩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

摘 要:基于当下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尝试从文化语用学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红色文化话语的文化语用学传播。就文化语用属性而言,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需要注意认知、社会与文化维度的立体整合;就文化语用语境来看,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必须抓住自身语境化的话语端口来提升传播深度与效度;就文化语用建构来讲,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可以尝试借助文化预设、文化指示和文化行为来避免中国红色文化记忆缺失和感情淡化。总而言之,文化语用学可以为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提供全新的视角,从文化语用学视角研究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可以看作是文化语用学研究助力国家话语体系建设的一种积极尝试。

关键词:中国红色文化;话语传播;文化语用学

中美关系报道中美国形象的建构

——以澳洲主流媒体报道为例

李娟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摘 要: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受到了广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xw/95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