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很多家长的手机都会接到各种各样关于孩子的短信,出于关心孩子的心理,防范心会降低,短信大多被打开,以致上当受骗。 “xx家长你好,以下是你孩子开学分班详情及身体检查报告,请你及时查看,t.cn/xxxx”。 “xx家长你好,这是你孩子这学期各方面表现,会考、月考、期末考,这是考试分数,t.cn/xxxx”。 家长尤其是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接到这样的短信,手就不由自主点了,这一点,可能就坏事了。 浙江(杭州)反欺诈中心的民警表示,这个网址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病毒,“目的就是窃取你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等帐户信息”。 收到孩子的成绩单 点击下载链接被转走近5万 东阳市南马镇的黄女士就收到过这样的短信,黄女士一看,是个陌生的号码,但孩子的姓名是对的。 黄女士没有多想,就点了链接,点进去跳出一个空白网页,提醒下载。黄女士点击下载之后,页面提醒黄女士,已经下载完成,但当时黄女士看像什么都没有下载下来。 黄女士觉得莫名其妙,也没当回事。之后几天,黄女士的手机就没有收到一条短信过。黄女士有点纳闷,到银行,一查银行卡余额,脸都白了。 她打印了银行卡交易明细,发现自己的农业银行卡从接到那条短信后开始,通过“消费”、“支付宝”、“同城转账”等方式,分18笔转走了.35元,工商银行卡分8笔被消费,转账了元。 而黄女士的两张银行卡都是与手机绑定的。 同样遭遇的还有杭州蔡女士。3月15日,蔡女士收到一条短信,让她安装“校讯通”,她就点开链接安装了,安装好后,还激活了软件。 这之后,她手机就收到银行扣款元的短信,她打银行客服,客服说她确实有一笔元的消费,蔡女士马上挂失止损。 分析浙江省(杭州市)反欺诈中心办案民警说,骗子通过大人关心孩子的心理,引诱点击链接后自动安装他们事先制作好的木马手机软件(诈骗APP软件)。 通过该“木马APP”,不法分子便能盗取事主手机内包括银行卡、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进一步诈骗,或直接利用盗取的账户密码进行盗刷或转账。 骗子也会利用新闻热点 杭州已现利用问题疫苗事件诈骗骗子们也很会利用新闻热点,比如问题疫苗事件还在调查,他们就开始行动了。 3月25日,杭州方女士就接到电话,说她小孩有一笔元的疫苗补助可以领,让她拨打一个电话领钱。方女士被对方一通忽悠,损失元。 还有更厉害的:因你的孩子在我院注射了问题疫苗,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对此我院深表歉意。为了你孩子健康,我们现决定为你孩子重新注射,并对你进行10万元的经济赔偿,同时赠送你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中科医院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