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幸福瓯海”发展战略,把打造便捷通畅的道路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在中心区道路网、绿色交通、公交出行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绩,逐步形成“三高、二环、四纵、四横、一通道”的路网骨架,实现了南北贯通、东西相接、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格局。 “中心区15分钟到达各镇街驻地”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记者来到瓯海中心区核心区域,这里一条条宽50米的市政道路纵横交错,基本形成了“两纵两横”的整体格局。古岸路、商汇路、半塘街等多条道路都是“十二五”期间修建成的交通要道。这些道路的建成不仅拉开了瓯海新城建设的框架,更大大缓解了市民出行的压力。区中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园林科科长黄雷介绍说,“现在瓯海中心区的居民出行,能够让他们10分钟内进入快速路,20分钟内进入高速路交通系统,30分钟内能够达到铁路温州南站或者飞机场等重要的交通设施。” 除了修建新路,打通断头路也是市民的迫切需求。位于中心区西块的秀浦路是一条宽50米的市政道路,连接的是瓯海经济开发区娄桥工业园与瓯海大道。在道路打通之前,工业园内的车辆往北行驶只能绕道而行,往往拥堵在今汇路这一带,给当地交通出行造成极大压力,附近百姓治堵愿望强烈。“十二五”期间,秀浦路被市里定为重点治堵道路,并与年4月正式建成通车。年1月1日,南湖路、国道瓯海段拓宽道路和仙岩景区入口道路正式通车,这是瓯海路网“十二五”建设的又一力作。 “十二五”期间,瓯海中心区道路网建设逐渐拉开框架,中心单元与南单元的道路基本形成,河道整治、景观绿化、公园绿地等环境营造初显形象。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中心区完成云回路、平天路、瓯园路、云飞路、上河乡路、古岸路、三桥路、商汇路、洲洋路、银杏路、半塘街等15条道路的建设,合计建设道路12.公里,铺设污水管道12.公里、雨水管道21.公里。 温瑞大道成为温州城市的绿色交通形象 温瑞大道北起瓯海大道,南至山根,是温州市城市快速路框架系统“二横六纵”中南北向的一纵。尤其是温瑞大道为温州高速南出入口的必经道路,其道路状况直接影响着温州城市的形象。 温瑞大道仙岩段于年1月1日起全线通车,全长为6.6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每小时60公里。“十二五”期间,温瑞大道隔离带、路旁公园等都进行了大力度的修饰和植树绿化。家住温瑞大道附近的市民李先生说,驾车走温瑞大道到瑞安不仅比走国道可节省20分钟车程,而且还可以欣赏到周边的绿树繁花或者秋风落叶,让人心情愉悦,感觉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区高度重视绿色交通、生态交通建设,委托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瓯海区市级交通绿道一号线、二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大力开展公路边“三化”整治工作,出台了“双挂钩”制度和考核办法。目前,已投资万元,建成了.2公里交通绿道。投入万元,进行“两路两侧”整治,完成国省道干线绿化面积万余平方米,生态美丽示范路创建工作初显成效。 公路设施和城乡公交服务不断完善 家住南瓯景园的李女士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之前去铁路温州南站来回打的费用不菲,自己开车又会遇上堵车烦恼。自从开通了动巴专线以后,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不仅降低了乘车成本,而且乘车时间也没有比打车慢多少。”面对群众对公交出行日益高涨的需求,我区积极争取市交运集团的支持,不断扩大公交覆盖面,形成了常规公交为主,定制公交、社区巴士、动巴专线、景区专线等多种“特色”公交并存的发展局面。目前全区共运行公交94条,其中社区巴士2条、动巴专线1条、景区专线1条;全区共计个行政村通上公交,客运班车率达92.83%,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94.28%。 “十三五”期间,我区将以打造温州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总体目标,围绕城市交通集疏运体系建设,投资多亿元,搭建“三高三铁、两国道一省道”多方位现代化大交通格局,加快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区域干道体系与农村公路体系建设,注重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搭建“七纵五横六环”多层次的区域路网骨架;以铁路温州南站、温州西货运站为双核带动,加快推进客、货枢纽场站建设步伐,打造“交通枢纽港”、“物流信息港”;加快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步伐,构建以S1线、S3线、BRT等大容量公共交通为核心,常规公交、城乡公交为辅助的公交集疏运体系;全面提升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和支持保障能力。(见习记者戴志强记者王斌张灼晖) 喜欢你就点个吧! 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xw/51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