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胜利闭幕。今年各省赴京报道团队大幅缩减,浙江广电集团通过前后方高效统筹、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以“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为架构,给观众、网友、听友奉上一场“蓝媒味”十足的全国两会新闻大餐。截至全国两会结束,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共集纳相关稿件条。其中原创报道条,总点击量超过万;集团各新媒体矩阵的总点击量超过3亿。从“面对面”到“屏对屏”采访报道,浙江广电集团以创新融合的姿态,实现了全员融合、全程聚焦、全息记录、全媒传播的良好效果。进京力量受限,前线记者“一个人就是一支队”面对在特殊时期召开的全国两会,浙江广电集团人员精减、品质不减;条件有限、内容不限。在这背后,是集团全新组建的融媒体新闻中心整合全体采编力量,素材资源全部共享、流程设置移动优先、前方后方实时联动,盘活各广播电视栏目和新媒体平台矩阵。其间,融媒体新闻中心通过5位赴京记者的报道资源,内外场、前后方紧密配合,建立24小时工作联络机制,及时呈现全国两会的重要信息和浙江元素。举例说,5月20日代表委员启程赴京,该中心预先设立联动机制,在住浙全国政协委员启程赴京、抵京,浙江代表团启程赴京、抵京等重要时间节点,第一时间以“图文+短视频”形式推送消息。非常时期的全国两会,是新闻人践行“四力”的考场。浙江之声记者王娴是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老面孔”。“见缝插针”是她今年驻会工作中最真实的写照。“上午分组讨论十一点半结束,约了代表中午间隙采访;采制结束及时把小组发言同期声传至后方,并写好当天浙江新闻联播的稿件。只有午休时间稍微充裕一些。因为下午分组审议开始压根没办法兼顾着写稿、出会场配口播、听分组现场。”她说,驻会团队在压力中练就了“一专多能”的本领,记者、摄像、场记、灯光全部都能自己完成。虽然驻会人数少了,但无论是从时效、质量、数量上来说,今年两会报道和往年相比,毫不逊色,还推出篇原创报道。 科技赋能,“云”上两会“人不到北京,但要完成与代表、委员们的对话。一台电脑、一台录屏对编机,在机房外的走廊上,我们组建了临时的云对话演播室。”这是浙江卫视记者杨川源留在后方进行“云作战”的情形。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多环节被搬到了云端。5G传输、视频连线、云端对话……浙江广电集团充分依托“云采访”“云采集”“云传播”等技术手段,进一步联接会场内外、前方后方,将老百姓对两会的期待和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xw/126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