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汉唐明清等各个朝代的园林景观,以及英法德意等不同国家的建筑——市区江滨景观带的东南端,将建设瓯江文苑工程(民间博物馆)。昨天,记者从该项目承建方——市城市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了解到,该项目方案已经设计完毕正在进入公示阶段,项目最快将于明年年初动工。

金镶玉”手法打造博物馆

“瓯江文苑项目位于滨江景观带的东南末端,大猷街(古城路—水东大桥)的南侧,东北侧毗邻轮滑场,西南侧靠近古城泵站,是北城城区向自然山水过渡的空间地段,整个场地呈现狭长型,景观面优良。

“‘瓯江文苑’将是防洪堤景观工程的一个扩展和延伸,建成后将不仅仅是一个园林工程,更有众多博物馆点缀其间。”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单立介绍,项目正契合了丽水“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定位,将赋予北城江滨景观带新的文化景观内涵。

在“瓯江文苑”的规划设计中,它是一个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呼应的生态博物馆群,藏身于滨江景观绿化带中,将现代民间文化产业与历史传承技艺的融合展现在市民的面前。“它将展示丽水山水特色,营造集历史文化传承、现代旅游和休闲展示于一体的江边公园新空间。”单立介绍,总体规划将以生态景观带为“玉体”,巧妙镶嵌民间博物馆群落于其中,借鉴奥运金牌的设计理念,采用镂空的“金镶玉”手法,打造出更精致、和谐、极富韵味的民间博物馆。

同时院式的公园设计,将以一条主要的曲线园路串联整个公园,通过传统园林造景手法,配合各式建筑风格,经由游廊进入各个博物馆内部空间,在行人移动的过程中,欣赏建筑与游廊、游廊与围墙组合的变化,体会不同风格建筑的独有风情,达到一转一折,曲径通幽,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效果。

11个场馆组成微型“世博园”

“瓯江文苑”的建筑主题是一个民间博物馆群落,着重体现丽水文化多样性的万国建筑风格,它将分为东方工艺区和西方工艺区。东方工艺区以汉、唐、明、清、民国、现代作为时间轴来设计建筑风格。西方工艺区以丽水华侨在国外分布人数排名前六位的国家来设计,设置了荷兰、德、法、英、西班牙、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场馆,可以说是一个微型“世博园”。

从各个馆的分布来说,1号馆为游客服务中心,2号馆为汉代馆、3号馆为唐代馆、4号馆为明清馆、5号馆为民国馆、6号馆为现代中式馆、7号馆为荷兰馆、8号馆为德国馆、9号馆为西班牙馆、10号馆为英国馆、11号馆为意大利馆、12号为法国馆。

“不同的馆,根据不同的定位,将展示丽水三宝、印章、花梨木、国画、玉石和畲族民俗文化物品等内容。”单立介绍,建成后这些场馆将会提供给民间一些较有名气的收藏家,用于展示他们的珍贵藏品。

地下有商业中心和停车场

瓯江文苑项目用地面积约74万平方,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3亿元。

地面上是“园林式”博物馆,地下还将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其中将有1.5万多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用于地下停车位建设,面积相当于花园路地下停车场,估计能增加停车位多个。

除了地下车库,地下还将建设下沉式广场,和相应的商业配套工程和辅助用房。

据介绍,瓯江文苑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市区滨江景观带建设,展示丽水文化遗产,对带动丽水旅游、休闲、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和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建成后将推动丽水文博旅游、生态景观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全民的地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可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推广民办博物馆组织外展品来丽水地区展出的良好手段。

记者廖王晶见习记者麻东君/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mt/9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