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教育行业的电信诈骗并没有随着“徐玉玉事件”之后的严打而烟消云散,个别地区甚至愈演愈烈。9月开学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爆发“校讯通”短信诈骗,许多学生家长接连收到类似这样的诈骗信息。

诈骗分子以“校讯通”的名义向家长发送“学生成绩单”、“在校表现”、“核对学籍”等短信并附上木马链接,大量家长因点击链接导致手机中木马,随后银行卡被盗刷。

校讯通开始喊冤了,这诈骗短信关我毛事啊!我才是受害者好嘛!

真是如此吗?继续往下看。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移动通讯公司每年一直在扣她的校讯通费,更可气的是,她还从未享受过相关服务,而且扣费截止时间到年12月31日,收费期限将近一千年之久。对此,通讯公司称无权取消此项收费,只能向上反映。

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就被开通校讯通,毕业好几年了还在扣费,而且要扣到年,想取消都不行,“千年校讯通”俨然成了不死神话。每月10元,钱不多,但事儿特别气人。

其实,类似乱象远不止这些,而且是普遍存在。

“校讯通”真的方便了学生吗?

对于校讯通,家中有娃的朋友对此再熟悉不过。它是最早由中国移动专门为学校推出的信息化定制产品,主要用于幼儿园、中小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

无论你愿意与否,只要娃娃要上学,家长就必须开通此项业务。尽管校方都声称自愿办理,但一涉及孩子,哪个家长敢不自愿?校讯通真的像其所说的那样“方便学生”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近年来,校讯通经常因为“未经许可开通业务”、“强制摊派”、“收费高”、“短信轰炸”等原因被频繁投诉。

调查中发现,家长们反映最多的就是学校推广的校讯通往往只针对某一运营商的用户,其他运营商用户要么无法收到短信,要么很晚才收到短信,家长怕得罪老师也不敢退订,只能选择重新办理号码或更换双网双待的手机,除了支付每月10元的信息费外还要额外支付套餐基本费用。

“校讯通”生命力依然旺盛

校讯通在2G时代开始大量普及,目前已经覆盖全国数千万学生。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中移动校讯通在中小学渗透率均超过50%。根据教育部数据,年,全国在校中学生万、小学生万,以此粗略统计,中移动校讯通用户数约万。

其实早在年,全国多地教育厅、工商部门就已经发文清理、整顿校讯通业务。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家长的部分沟通已经普遍转移到QQ群、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是哪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mt/62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