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原文刊于《国际新闻界》年第十期作者丁方舟,助理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韦路,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1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所谓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指的是新闻人认为自身应当承担何种规范性角色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各种角色的重要性。伴随着中国新闻业的市场化改革,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中国新闻人的认知中日益兴盛,但中国新闻人在“文人论政”传统的影响下,历来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历史使命感,因而对倡导式角色同样具有很高的认同感(陆晔,潘忠党,)。已有研究发现,倡导式角色和中立式角色目前共存于中国新闻人的角色认知中,呈现出相互缠绕的混沌局面(白红义,)。2社会化媒体使用与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本研究想要探讨的是,在社会化媒体强势发展的年至年间,中国新闻人如何认知自身的角色变化,如何通过特殊历史时刻(本文选取中国的“记者节”)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专业理念阐释来解说或重构自身的职业话语,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本研究将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角色认知划分为“宣传引导”角色、“专业主义”角色和“倡导公正”角色。其中“宣传引导”角色从属于党的宣传工作话语;“专业主义”角色从属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话语,强调新闻人是客观公正、超然独立、理性分析的专业报道者(吴飞,);“倡导公正”角色从属于文人论政的话语,强调新闻人应通过报道倡导社会公正的理念,实践知识分子思想启蒙的责任,从而参与并推动社会进步。通过对现状和过往研究的总结,提出针对该部分的假设H1:随着时间推移,新闻从业者越认同“专业主义”角色。H2:社会化媒体使用程度越高,新闻从业者越认同“倡导公正”角色。H3:供职于机关类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更认同“宣传引导”角色,供职于市场类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更认同“专业主义”角色,自媒体人更认同“倡导公正”角色。3社会化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困境与职业转型新闻人的职业困境主要涉及利益冲突。新闻业的主旨是服务于公众利益,传递真实、公正、不会误导公众的信息(BordenPritchard,:75)。因而新闻人应避免任何一种有碍于这一主旨的利益冲突(SocietyofProfessionalJournalists,)。但在实际操作中,利益冲突是新闻人必然遭遇的职业挑战,可能造成冲突的主要有商业利益、政治利益、机构利益和个人利益等。通过对现状和过往研究的总结,提出该部分的假设:H4:社会化媒体使用程度越高,新闻从业者越可能从新媒体角度表述其职业困境。H5: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新闻从业者相较于网络媒体和广播媒体新闻从业者而言,更有可能选择职业转型。H6:社会化媒体使用程度越高的新闻从业者,越有可能选择职业转型。4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择中国新闻从业者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之一——“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来源,以“记者节”为检索关键词,设置检索时间范围为年至年每年记者节11月8日的0时至23时,在检索得到的结果中,抽样由认证为新闻从业者的用户发表的原创微博和带评论转发微博,每年各随机抽取个与“记者节”有实质关系的样本,共计得到4年个样本(丁方舟,韦路,)。然后,对所得样本进行内容分析,解读中国新闻人如何看待其角色转变,如何表述其职业困境,并将这位新闻人在微博上公开的人口变量、机构信息、转型信息等操作化,运用回归分析考察中国新闻人的角色认知、职业困境及职业转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5研究发现及结论本研究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最好
专业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mt/61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