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权不明、围标串标、明标暗定是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广受诟病的顽疾。浙江省发改委日前正式发布《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采用招标方式选择社会资本合作若干规定》(下称《规定》),决定自年1月起,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社会资本合作方招标投标(简称“PPP招投标”)活动中率先推行评标和定标分离制度。 按照原流程,项目中标人由评标委员会决定,招标人缺少自主权。这样的弊端是,招标人权责不对等:招标人是项目的责任人却不享有定标权,评标专家负责技术评审却拥有实际定标权,造成对评标结果责任难以落实,易引发围标、串标及招投标腐败行为。 《规定》在坚持现行法律框架不变的情况下突出创新,核心内容是“专家先评标,招标人后定标”评定分离制度。也就是将评标与定标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评审和推荐基础上,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定标,确定中标人。 此前,浙江省内一些地方已开展招投标“评定分离”试点。今年5月,浙江省在海宁先行开展PPP招投标规范创新试点,率先在社会投资方及工程领域中市政、监理、设计等方面,探索实施招投标评定分离机制。截至目前,海宁市共完成评定分离招标项目6个,中标价万元。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评定分离”,有利于实现招标择优,促进合同履约,推动反腐保廉,真正做到公正评标、阳光定标。 如何保证定标过程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规定》明确了评标报告、定标报告公开的时限、方式和内容。同时,明确评标报告、定标报告应当作为招标情况报告的一部分,向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招标投标是市场行为,应当尊重市场及其运行规律,尊重招标人的自主权。推行评定分离改革,是回归招标投标市场本性的需要,也是招标投标多年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省将在PPP招投标“评定分离”试点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扩大试点范围。 欢迎城市运营商,金融资本机构,产业主体,智库机构,建设单位,开发商加入“中国城市运营联盟”,共同打造城市投融资领域创新,共享,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为城市的投融资,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打造城市项目与产业投融资的联合舰队。 联盟理念:创新共享合作共赢 联盟职能:投资、策划、咨询、运营、融资、研究、交流、传播、培训 城市运营+PPP——城市(镇)的全新投资模式 扫码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