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前,网上曝出一则消息。浙江一位34岁的律师孙沪,回家探亲时被同村人捅伤。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4月8日凌晨,他还是离开了人世。通报中一行大字清楚的写着:双方因为邻里建房纠纷引发冲突。一时间网上议论四起。“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状元难逃屠夫劫。”“空有一身法律专业知识,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命。”...当时我并没有写对此事的看法,因为可供参考的官方消息太少。时隔一周,如今终于有了更完整的消息。 那就聊聊吧。 根据极目新闻的最新报道,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律师孙沪老家的邻居孙某甲平时在外地做水产生意,很少回老家。然而,岁月不饶人。如今的他已经61岁,决定回老家盖一栋房子,安享晚年。孙某甲在翻盖房屋时,为了施工方便,经过商议,将另一户村民孙某德家的杂物间拆了,承诺事后原地重建。这间小杂物间,位于孙某德与孙沪父母家相邻的巷道内。等孙某甲盖好自家房屋,准备重建孙某德的杂物间的时候,孙沪父亲却不同意了。 孙某甲和孙某德的事,为何孙沪家不同意?猜测一下:也许孙沪父亲本就不满意巷道里有这么一个杂物间,但杂物间一直都存在,孙沪父亲也不好说什么。可现在不一样了,杂物间被孙某甲拆掉后,出行变得非常方便。再让孙沪父亲回到以前出行不便的时候,孙沪父亲当然不愿意,便出来阻止对方。可孙某甲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在他看来,杂物间是自己拆的,而且既然答应了人家会重建杂物间,那么这个杂物间,无论如何必须建成。双方沟通无果,矛盾越积越深。这时,孙父想到了自己那个在大城市安家的儿子孙沪。孙沪从小品学兼优,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律师。去年五一结的婚,算起来还未满一周年。孙父想,自己儿子是高级知识分子,又是专业律师,这个事由他出面一定能办成。可能孙沪本人也是这么想的。理论上,孙某德家的这个小杂物间建到了巷道里,肯定是不被允许的。于是,孙沪便拿着这点跟孙某甲对峙。结果万万没想到,孙某甲寸步不让,铁了心要重建杂物间。后来,这个事还惊动了村委会和相关部门。村委会和相关部门多次介入调解,但都没有调解成功。4月6日,双方多次沟通无果,孙某甲兄弟决定走极端,持刀将孙沪捅死。孙沪,一个34岁便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青年才俊,谁能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事已至此,我们要从案件中学到点什么。农村出身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农村,很多情况下,人情世故比讲道理更重要。 如果你只讲道理,其实是寸步难行的。就拿这个杂物间来说,孙某甲认为我为了盖房拆了人家的杂物间,于情于理都得复原,否则就是言而无信。但孙沪家可不这么认为,或许早就觉得这个杂物间碍事,趁着如今拆除了,怎么可能让它重新盖起来。一个眼里只有人情,一个眼里只有律法,最终酿成一桩悲剧。孙沪,作为一个律师他饱读书籍,在大城市混得风生水起,但好像不太明白人性的底层逻辑不仅仅只有法律和道德,回到老家还用在外面的处事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他更不明白的是:杂物间该不该存在的问题,根本就不应该是他和孙某甲的问题,而是这条道路上的所有住户和杂物间主人孙某德的问题。揪着孙某甲不让盖,而孙某甲面对孙沪专业法律的降维打击,超出自己认知范围,又必须有一个解决方案,该怎么办?孙某甲想不出更好的答案,理智全无之下,这才走向极端。而真正的问题关键孙某德,却完美隐身了。只能说,孙沪针对错了人,更用错了方式。 聊起这个案件,我无意为杀人者开脱,杀人者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类似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怎么说呢,有些事情符合流程、符合法律,但不符合情理,在不合情理的情况下偏要为之,就可能会造成悲剧发生。就好比外卖员送外卖,因为不小心延时,你给了差评投诉,符合流程,但不太合情理,对方被重罚,怀恨在心报复你,引发事端,真正的黑手平台方却摘得一干二净。又比如说之前城管暴力驱赶商贩,符合流程和法律,但就是出现了很多商贩暴力反击的问题,如今执法文明,创建城市美好的同时,能帮助小商贩解决实质问题,哪有那么多人走极端。再往严重了说,就像让网友痛心的张扣扣案。张扣扣为报弑母之仇杀了他的仇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但是他杀人的动机却又在某方面可以被理解。他自小亲眼目睹母亲被活活打死,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但恶人因为未满18周岁,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这让他埋下了报仇的种子。张扣扣案存在法理与情理的矛盾,情理上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孝子,可能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他的这个行为不但不会受惩罚还会被赞颂,但是现代社会绝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践踏他人的生命权。一旦打破了法律规定,就必须承担应有的惩罚,最终他承担的代价就是被枪毙,这让人唏嘘不已。放到当下这个案件上,似乎也是这个道理。情理上孙某甲遵守承诺,可在法律上他是不合法的。但他的不合法,又是你只凭法律无法解决的。人生在世,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不只是法理,还有人情。很多时候,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法理和人情双管齐下,才能圆满解决,比如各个城市里城中村的拆迁问题。只靠法理,或者只靠人情,解决不了问题。很多时候法理和人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如果当事人能够做到各退一步,将心比心,大概率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早些年时候,我也曾是个典型的愤青、二极管思维。想法跟很多年轻人一模一样,认为世界就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如今30多岁了渐渐明白,这世间除了黑白,还有更多的灰色,很多事情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解决。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如果简单粗暴能解决问题,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多极端事件。就像下象棋,真正的高手不仅会看自己的棋,更会看别人的棋,而且早已预测到了十步开外。生活中的社交也是这样,换位思考真的很重要,得理不饶人,永远顾着自己的单向输出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两人打不败对方,其中一个必定会选择毁灭。这不应该是我们想要的。尺度,决定了你的人生。得理不饶人只会导致矛盾加剧,对方即使当时没有和你翻脸,也会怀恨在心,这样就为你日后的生活埋下了祸根。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会宽恕别人的过错,换位思考,其实是一种保全之智。当你放宽尺度后,会发现很多事或人其实没有那么凶残,甚至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你的胸襟和眼界,决定了你以后过什么样的人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mt/139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