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围殴打骂、狂扇耳光、强吞秽物……每一个事件都触目惊心。今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这些数据告诉你,校园欺凌问题形势严峻 ▼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 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则显示,49%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从-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多件典型案件样本进行了梳理。据介绍,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 “选的这多件案件里,持凶器的达到了49%,基本上是一半了,这些孩子一般是带弹簧刀、水果刀、猎刀……主要带刀具的比较多一些,而且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这一百多个案子,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占35%,重伤的占32%,也就是60多起案件将近七成的被害人要么死要么重伤,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是比例是非常高了。” 关于校园欺凌,你需要了解这些 ▼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通常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多发生在中小学。比如:对受害者的直接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等等。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导致恶性循环。 校园欺凌不仅仅包括肉体上的折磨,还包括了区别对待的软暴力。比如: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与辱骂,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等等。较之前者,软暴力对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的伤害更大。 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 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个“引起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