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同样需要树立“新三观” ——车俊代省长在全省服务小微企业成长暨民企“双对接”活动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年11月29日) 各位来宾,各位科技界、金融界、企业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与大家一同参加全省服务小微企业成长暨民企“双对接”活动周启动仪式!也很高兴看到又一批小微企业成长之星涌现出来,星光闪耀。我相信,小微企业的风起云涌,决定了浙江经济会有精彩的未来。 大家知道,浙江历史上基本没有大企业,几乎所有民营企业家都是草根创业,从小微企业甚至是个体户起步的。哪怕是今天已经进入全球强的吉利集团李书福,19岁时骑着破自行车、背着一个照相机给人拍照赚钱。所以,今天政府服务小微企业,可能就是服务未来的世界强。上午,夏宝龙书记和我参观了展区,感受到了浙江小微企业的新发展与“双对接”工作的新成效,我感慨良多。 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想法: 我是新浙江人,长期在安徽、河北、新疆工作,与大大小小的浙商都有过接触。无论在哪个城市,开门最早、关门最迟的,往往都是一些小店,而店主往往都是来自浙江的小老板。我想,浙江经济之所以强、浙江百姓之所以富,就是因为,浙商身上充满着一股创业致富的冲动与韧劲。我想,这就是浙商的基因,这也是浙江发展的动力来源。 我来浙江工作不到半年,两个月内就跑遍了11个地市,每到一地,我都会去看看当地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家做些交流。因为,我相信,民营、民富、民享的民本经济就是浙江最大的优势所在。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贡献着浙江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左右的外贸出口、60%左右的税收、90%以上的社会就业。在中国民营企业强名单上,浙江有家企业入围,连续18年全国第一。可以说,以前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小微企业,浙江不会成为市场大省、民营大省、经济大省;今天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小微企业,浙江经济就没有激情与活力,浙江经济的新动能就无法生成,适应与引领经济新常态就毫无可能。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小微企业整体上“低小散弱”的特征依然存在,大多数处于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低端。我曾看到一组数据,德国拥有行业“隐形冠军”个,日本拥有个,而中国只有68个。怎么办?中国的小微企业要立志做大做强,树立产业报国的雄心,到全球赛场上争夺冠军。政府怎么做?小微企业缺什么服务,政府就提供什么服务。小微企业缺的是好资本、好技术,这就是本届省政府从年起,每年举办民企“双对接”活动的原因。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极大地增强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推动民营经济新发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政策意见,目的就是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把我省建成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标杆省份。 浙江服务小微企业,重点是3招: 第一招,以民企“双对接”为着力点,增强小微企业对接全球高端资源的能力。省政府开展“双对接”工作,就是帮助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有效对接高大上的国内外现代科技、现代金融等战略资源,助推广大民营企业转型升级。3年下来,效果不错,企业欢迎。下一步,要继续以民企实际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平台、拓展对接空间,既加快全球领先技术、创新人才和高端品牌等“引进来”,也为民企“借船出海”牵线搭桥,帮助小微企业寻找新动能。 第二招,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后劲。3年来,我省累计完成“个转企”近20万家,目前全省小微企业已达.5万家。现在,“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已成为我省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下一步,要把这项工程当作长期的任务来抓,紧扣转型升级主线,联动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着力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着力打造育小、扶小、活小、强小的制度环境,着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格局,推进广大小微企业走质量强企、品牌强企和绿色发展之路。 第三招,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创造更优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率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明年浙江要全面推广企业投资项目天高效审批制度,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50天高效审批改革试点,进一步“放活”小微企业。除了简政放权,政府更需要创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提供高效的政务服务,打造更优的创业平台,努力当好“店小二”,让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10天前,我在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寄语天下浙商,要树立起新的全局观、资源观、生态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勇当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弄潮儿。其实,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市场主体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个竞技场中,所以,“新三观”不仅是我对上规模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浙商的要求,同样是对小微企业的希望。 第一是新的全局观。新的全局观,就是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价值追求。没有新的全局观,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剧烈的产业变革中,小微企业无法“小富即安”,甚至会“小富难安”。现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深度融合,新技术浪潮中,行业性的更迭与颠覆说来就来,“光埋头拉车”不行了,靠起早摸黑、低成本竞争也不行了。在我看来,无论什么规模的市场主体,都要搭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脉搏,都要拥有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否则生存都会成问题,更别说发展了。我希望,广大小微企业既要秉持工匠精神,又要眼观天下,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到更高的位置。 第二是新的资源观。新的资源观,就是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的动力来源和比较优势。小微企业要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分享全球市场一体化与新技术革命的“红利”。要努力从“微笑曲线”中间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等两端延伸,成为创新型小微企业。要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创新人才、领先技术、相关数据等要素,努力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质资源。在我看来,“双对接”就是政府提供的帮助小微企业更好配置资源的平台,大家要用好这个平台,加快对接国内外现代科技和现代金融,寻找到新的发展动能。 第三是新的生态观。新的生态观,就是小微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环境有一个重新的认知。过去,广大小微企业依托浙江发达的块状经济,发挥专业分工的优势,实现了“野蛮生长”。现在,全球开启了以连接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和智能制造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小微企业要积极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找准市场需求,创新供给,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简单地说,“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终结,任何市场主体,不管大小,都要因变而变,适应供求生态。当然,政府在打造企业发展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浙江正在打造更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让更多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在浙江这片创业热土上茁壮成长。我更希望,广大小微企业扎根浙江、放眼全球,与我们一道改良创业创新的土壤,确保浙江经济勇立潮头! 谢谢大家!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话图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ly/60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