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也要搞特色小镇?3年个,但绝不COSPLAY浙江的 -09-02中国城市中心 导读: 浙江不是正在创建特色小镇吗?为啥江苏也要开建了?俩原因,其中之一,因为在浙江期间非常重视特色小镇的浙江省省长李强先生调任江苏省省委书记了。第二呢,往下看…… 前段时间,有读者和老顽童交流,说江苏会不会也搞特色小镇?老顽童愣了一下,只能说江苏现在已经有很多特色小镇了,比如苏州盛泽镇、沙家浜镇;无锡华士镇等等。 一个不太为外界所知的数据是,全国百强镇,江苏就占了27个,而且这些镇很多都是具有特色产业的。这就意味着,无论江苏相关政府部门想“搞”还是“不想搞”,特色小镇就在那里,各自发展。这就涉及到江苏经济两大载体:园区和乡镇经济(包含特色小镇)。前者,在国内赫赫有名(当然也有不少批评),以外资等为主,后者以民企为主。(这里老顽童要强调下,很多人一直说江苏外资很强,技术都掌握在外资手里,然后说很容易产业空心化,有一定道理,值得警惕。但却忘记了一点,江苏民企其实也很强,而且关键是这些民企大部分就在乡镇。最新的年全国民企强中,江苏就有94家。为何很多人觉得江苏民企不强呢,其中一个致命的原因是不少江苏民企不愿意走出去。)所以说江苏一直在培育板块经济(乡镇经济)+园区经济上处于同等重视的状态。沙家浜一派江南水乡风光那么再回到主题,为啥这个读者会这么问呢?因为在浙江期间非常重视特色小镇的浙江省省长李强先生调任江苏省省委书记了。而且,还有一个背景,7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年,培育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一时间,各大媒体、坊间也纷纷在讨论,江苏是不是也要学浙江搞特色小镇?“果不其然”,到了8月24日至25日,江苏副省长张雷率队调研南通市城市工作并主持召开苏中地区推进城市工作座谈会时就说到:聚焦特色小镇培育发展,要将该项工作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作为改善镇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打造出个左右产业、文化、旅游、风貌特征鲜明且多元发展的特色小镇。一时间,有不少声音说,果然江苏也搞特色小镇了,跟风了!就此事,老顽童和江苏方面的一个朋友进行了沟通,对方说其实这个个特色小镇计划早在年就有了,而且当时年年底也公布了,并非是因为领导来了才出这个政策。如果硬要扯上关系,只能说更重视这个工作了。老顽童也注意到,李强先生履新江苏到目前为止并未在公开场合提到过“特色小镇”,即使是在南京专题调研“城市建设工作”时也始终未表态。在老顽童看来,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为何浙江猛推特色小镇,主要原因就是浙江的园区经济相对江苏弱很多,不是一点点。而浙江的块状经济核心就是特色乡镇经济,所以浙江猛推了特色小镇。老顽童去过浙江很多特色小镇,以其中某个小镇为例,该小镇属于传统“一镇一品”的模式,也即一个乡镇主打一个行业。受到经济危机和产业含金量不高等因素,利润很低。并且这些乡镇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有大量违建,企业尽量剥削外地工人,同时严重不遵守规划等法律,所以很多企业安心做家庭作坊,没有太多转型升级的动力。那浙江方面就想出了一招:拆违。要求工厂不能和居住在一起。这一下,很多外来人口就离开了当地,且很多靠剥削工人或者靠抄袭同类产品生活的企业,基本上觉得无利可图,就不继续开厂了。但同时也有很多敢去创新的技术就在这个过程中冒出来了,并且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所以部分特色小镇转型升级也有了起色。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当然,浙江的特色小镇还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升级,一向敢为人先的浙江人特别聪明,把特色小镇外延扩展了,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的特色小镇,还凭空创造了诸如基金小镇等引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省委、省政府从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有利于推动各地积极谋划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有利于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要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我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每个历史经典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根据每个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
(三)规划引领。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淳安等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可放宽到5年。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的特色产业。
(四)运作方式。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每个特色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
二、创建程序
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全省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个左右特色小镇,分批筛选创建对象。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
(一)自愿申报。由县(市、区)政府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创建特色小镇书面材料,制订创建方案,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并附概念性规划。
(二)分批审核。根据申报创建特色小镇的具体产业定位,坚持统分结合、分批审核,先分别由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进行初审,再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联审、报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后由省政府分批公布创建名单。对各地申报创建特色小镇不平均分配名额,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三)年度考核。对申报审定后纳入创建名单的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建立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合格的兑现扶持政策。考核结果纳入各市、县(市、区)政府和牵头部门目标考核体系,并在省级主流媒体公布。
(四)验收命名。制订《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通过3年左右创建,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镇标准要求的,由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组织验收,通过验收的认定为省级特色小镇。
三、政策措施
(一)土地要素保障。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二)财政支持。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各地和省级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订具体政策措施,整合优化政策资源,给予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常务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省政府秘书长担任副召集人,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统计局、省旅游局、省政府研究室、省金融办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二)推进责任落实。各县(市、区)是特色小镇培育创建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实施推进工作机制,搞好规划建设,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不断取得实效。
(三)加强动态监测。各地要按季度向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纳入省重点培育名单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进展和形象进度情况,省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本文来源: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能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