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伍德灯 http://m.39.net/news/a_8052396.html
那些你未见过的绝美!宁海宣传片

来源:宁海发布、腾讯视频、宁海草根(nhcaogen)综合

近日,“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的榜单,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上,向公众揭晓,并迅速引发热议。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地域单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在论坛中表示,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工业百强县(市、区)在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勇立时代潮头,在全国县域工业壮大变强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

跻身工业百强,是对一个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肯定。上榜县市越多,相对应,工业发展实力也是更为雄厚。今年,浙江共有19个县(市)入围,创下历史新高。但是,也有人注意到,在这张榜单上,前十强浙江仅占一席,似乎是一个缺憾。应该如何读懂这张榜单上的浙江表现呢?今天就和大家说道说道。

19个县(市)入围

浙江上榜数量逐年递增

12、13、15、17、18、19,这是6年来,中国工业强县(市)百强榜上浙江入围的数量,画出了一条稳步上升的曲线。今年浙江入围的19个县(市)中,既有多年霸榜的“老面孔”宁波慈溪市,也不乏刚刚晋级的“新面孔”——今年分别名列第81名、第89名的台州玉环市、绍兴嵊州市。也就是说,在不少浙江传统工业强县因撤县设区退出榜单的情况下,浙江县域经济后起之秀频出,不但迅速补了位,还实现了总量的自我赶超。记者了解到,中国工业强县(市)百强榜,主要依据年中国县域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从质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维度,同时叠加国家层面关于质量、绿色、创新等园区、企业、平台等的认定,通过层次分析法,测算得出。总体上可以反映中国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纵向细观浙江“19强”,发现了几点可喜之处——强者恒强。自年起,慈溪市一直稳居浙江省第一名。不仅如此,也是从年起,一直是全国十强中唯一的浙江担当。此外,宁波余姚市、绍兴诸暨市自年起一直稳居百强榜前20名。

这些年,慈溪一直在工业百强县榜单中名列前茅,慈溪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名列全国第6!继续领跑浙江!同时,我们慈溪在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上也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这个来之不易的成绩,彰显稳中求进、创新引领的慈溪实力、慈溪勇气、慈溪胸襟和慈溪智慧。

今年,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慈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恢复性增长步伐加快,呈现逐月回升向好态势。一起来看看慈溪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

(滚动下拉)

根据统一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1%,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比全省和宁波市分别高0.8和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升14.3和3.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市级(剔除宁波杭州湾新区,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升10.5和3.0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58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同比下降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3.7%。

图-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和市级GDP增速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89亿元,扣除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9%。种植业基本稳定。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77.67万亩,同比增长3.3%,其中,三季度蔬菜面积16.14万亩,同比增长2.5%。畜牧业生产规模缩减。全市肉类产量1.63万吨,同比下降7.9%。水产品产量减少。全市水产品产量2.71万吨,同比下降7.6%。

二、工业生产和效益加速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07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前三季度,市级实现工业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23.1和6.9个百分点。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22.4和6.4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前三季度,市级规上工业产销率97.8%,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重点行业逆势而上。前五大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三个行业已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9.3%、4.7%和1.4%。产能利用率明显回升。产能利用率和生产趋势较为一致。三季度产能利用率达到82.6%,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高10.4和2.7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前三季度,市级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6.7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速6.1个百分点。市级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速5.3%,高于市级规上工业总产值5.3个百分点。部分新兴领域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市级规上工业中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1%、7.8%和4.7%,均高于市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分别提高12.1、5.3和8.6个百分点。效益好转,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市级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8.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95.34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利润总额65.17亿,同比增长1.0%,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45.5和8.2个百分点。营收利润率5.4%,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2.4和0.4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各行业均不同程度回升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持续改善,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商品销售市场逐步复苏。前三季度,市级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9%,比上半年提升1.7个百分点,高于宁波市0.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双回升。前三季度,市级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4%,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13.0和1.2个百分点,呈逐季上升的态势。受“金九”是房地产传统旺季,开发商扎推开盘,有些楼盘销售火爆,市级房地产业增速有较大回升。前三季度,市级商品房销售面积.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21.9、14.5个百分点。金融业保持平稳发展。截至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3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住户存款.94亿元,同比增长14.8%。截至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亿元,同比增长16.8%,今年以来保持平稳态势,增速比3月末、6月末分别提高5.1和1.6个百分点。

四、投资增速创年内新高

前三季度,市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13.7和2.4个百分点,高于宁波市增速3.6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4%,比上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类投资同比下降4.0%,较上半年收窄9.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1%,其绝对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9.0个百分点。

五、消费品市场逐步复苏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市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2%,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11.0和2.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9%,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收窄11.2和1.1个百分点。从24类限上商品类别来看,与居住相关的商品消费增速较快。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速分别为58.3%、44.8%和14.8%,明显高于市级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速。

六、财政收入不断回升,收支基本相抵

全市财政总收入超亿元。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0.4%,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亿元,同比下降2.6%。前三季度,市级实现财政总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19.5和6.9个百分点;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20亿元,同比增长5.7%,比上半年回升5.5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17亿元,同比下降6.0%,从市级前三季度八项支出来看,节能环保、科学技术支出仍保持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5.7%和8.9%。

七、居民消费价格回稳

前三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1%,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2、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涨幅持续收窄,前三季度,我市食品价格累计上涨10.3%,比上半年回落1.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8.9%,比上半年回落14.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1.4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0%,其中:教育服务、在外餐饮、自有住房估算租金、金饰品价格涨幅较大,分别带动CPI上涨0.53、0.45、0.19、0.13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累计下降5.3%,影响CPI下降0.69个百分点。

八、居民收入增长势头较好

前三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4.5%,高于上半年3.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3.9%,高于上半年2.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5.6%,高于宁波平均0.4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2.8个百分点。继续加油!慈溪!

来源|中国通信院慈溪统计

实力猛增。今年榜单中,温州乐清市上升了13位,一下子从全国第35名,跃升到22名。同样前进了13名的义乌市,则从全国第45名上升至32名。而温州瑞安市、台州温岭市近两年齐头并进,今年更是携手迈进前50强。尤其瑞安市,今年名次一把上升了23位。不难看出,百强榜的中上游,浙江实力在猛增。浙江工业经济百强县(市),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升。后劲十足。纵览浙江入围县(市),相比去年,金华永康市进步最大,一年时间位次上移28位,从去年刚过门槛的99位,上升到今年的71位。可喜可贺。纵向分析看进步,横向比较找差距。今年江苏共计23个县(市)上榜,不仅上榜数量全国第一,且在全国十强中独占6席。可以说,这一结果充分展示出了“散装苏大强”的霸气。客观上讲,与浙江相比,江苏不少“老牌”工业强县(市),依然保持县(市)身份,使得江苏在评选中独具优势。同时,江苏工业经济从县域到市域到省域,确实呈现出一种一强俱强的发展态势。这一点,值得学习。

前十仅占1席

不必大惊小怪

翻开今年的工业百强县(市)前十,会发现,素以县域经济强著称的浙江,仅占1席。别急别慌,原因不复杂。主要是因为,这些年里不少浙江传统工业大县、强县陆续变成了区,故而不在此次评选范围内。举个栗子??:大家所熟知的杭州萧山、余杭,宁波鄞州,绍兴柯桥等,这些浙江工业强县均已变成区,所以排除在榜单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工业强省广东,在此次百强榜中仅一个县级市入围——揭阳市下辖的普宁市,且排在第99名。也就是说,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解释,浙江经济起步于县域经济,但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新世纪头20年,浙江主要工业强县大部分已从原来的县域经济进入城区经济时代。他还认为,当下浙江工业经济的看点在工业强镇上。浙江工业经济从开发区、工业园区、小微园区时代进入特色小镇时代,这也是未来5到10年浙江经济最大的看点之一。如今,浙江不少工业强镇已具备百强县的潜力。当然,记者也听到了不同的说法。一位长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ly/112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