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4月8日0时,公路、铁路、飞机等离汉通道将有序恢复对外交通、全面开启,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获悉,武汉地区武昌站、武汉站、汉口站等火车站将重新开启进站通道,恢复办理旅客进站客运业务,旅客持健康码“绿码”经测量体温、身份核验后可乘车出行。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按照属地防疫部门和国铁集团的要求,武汉铁路部门精心做好进站通道恢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慎终如始做好铁路站车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恢复铁路运输服务。该负责人介绍,4月8日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后,湖北省内的首趟始发列车是6点25分从汉口站开往荆州的D次;开往湖北省外的首趟始发列车是7点06分从武汉站始发开往南宁东的G次。4月8日当天,将有列旅客列车从武汉地区各站开往上海、深圳、成都、福州、南宁等地,其中武汉地区始发54列。从4月7日的车票预售情况看,4月8日预计有5.5万余名旅客乘坐火车离汉,其中去往珠三角地区的旅客较为集中,占离汉旅客总量四成左右。4月6日,武汉动车段高铁动车组整装待发。该负责人介绍,铁路部门提前对武汉地区火车站的进出站通道、售票厅、候车厅、站台和余组动车组进行了全面消毒,做好了客运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整治工作;会同防疫部门在武昌、武汉、汉口等车站进站口设立健康码核验点,在列车上设置了隔离席位和应急隔离席,在车站和值乘的列车上配备了应急防护包,制定了发热旅客站车应急处理流程;采取了进站测温、车上体温抽检、取消餐车就餐、实行送餐服务、减少车内走动、加强防疫知识宣传等措施;与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部门做好了接驳对接工作,安排车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进出站口等客流集中处所加强引导服务。铁路部门提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旅客进站乘车时需要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实名验证及安全检查,请旅客朋友预留充足时间提前到站,同时请全程佩戴口罩,勿携带酒精、消毒液等危险物品进站上车。浙江:对近14天来自武汉地区人员开展必要的核酸和血清检测4月7日下午举行的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表示,由于近期国内陆续出现从原疫情严重地区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并且还持有当地健康码绿码。根据相关新情况新问题,为减少风险隐患又避免重复隔离,浙江省对健康码管理机制作了相应完善。陈广胜称,鉴于武汉通道管控即将解除,在保证人员通畅流动的情况下,为有针对性地加大无症状感染者筛查力度,浙江省决定对近14天来自武汉地区人员开展必要的核酸和血清检测,相关信息将纳入健康码管理。其中,对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赋予浙江健康码绿码;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设定为健康码红码,经诊断后,按无症状感染者或确诊病例处置。如相关人员已持有当地医疗机构健康检测报告,经核验后可免予检测。陈广胜强调,上述规定对武汉来浙务工人员和浙江省滞留在汉返乡人员一视同仁。为减少疫情跨境传播,从附件所列国家已购买回国机票的中国籍旅客需要提前填报防疫健康信息。具体要求如下:一、自年4月8日起,已购票旅客在登机前需要提前通过防疫健康码国际版   陈广胜就学生上课时是否需要戴口罩等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近期,从武汉地区来浙的人员须经核酸和血清检测通过,才能赋予浙江健康码绿码。这一措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与浙江一直来推进与外省健康码互认的原则是否相吻合?

  对近期来自武汉地区的人员进行一次核酸和血清检测,是经过综合评估后的审慎决策。浙江一直热烈欢迎包括武汉的全部湖北籍人员前来务工、创业和就学。早在3月18日,浙江就调整了健康码的赋码规则,对除武汉外的湖北所有设区市一律从红码名单中移除。在更早的3月15日,浙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主动致函湖北省防控办,提请协助做好返岗返乡对接工作,特别希望帮助排摸有意愿来浙上岗人数和地区分布等情况,希望优先组织浙江企业在册员工和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来浙就业发展。

  对离汉通道开放后的来浙人员,之所以安排核酸和血清检测,主要是基于防控无症状感染者的需要。无症状感染者在人群中难以被发现,但其传染性已被确认,且容易产生在疫情严重地区。可以说,这是当前“内防反弹”的最大风险点,也是中央最近特别强调的防控重点。由于武汉客观上是国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也由于新近连续出现来自湖北的持绿码人员到外省后出现无症状感染乃至确诊病例的情况,所以有必要结合实际妥善对待。开展一次核酸和血清检测,就好比是一次简易体检,没有任何歧视性。此种安排不光面向武汉来浙务工人员,也包括对浙江滞留在武汉的返乡人员,可以说一碗水端平。比如省政府办公厅,有一位处长就不巧滞留在鄂,回来后返岗也必须经过核酸和血清检测。总之,检测对事不对人。

  另一方面,对检测阴性的人员立即赋予浙江健康码绿码,不实行任何隔离措施,总体上符合省际之间健康码互认的原则。健康码省际互认是建立在信息充分共享的基础之上。目前,浙江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正积极推进浙鄂两省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共享。这是健康码互认的依据,但现在客观上仍然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通过核酸和血清检测,能够快速打通跨省域信息不对称的堵点,这好比是一次健康公证。对武汉地区前来浙江的持有当地医疗机构健康检测报告的人员,经核验后可免予检测。从政策层面讲,此次完善健康码管理机制,属于对不同区域感染风险作评估后的衔接性措施,尤其是以免隔离为前提,所以是深化浙鄂两省健康码互认的一项落地举措。

  为确保周密操作,浙江在各市县都专门设立综合服务点,近期对相关人员开展一站式检测服务。浙江要求综合服务点切实方便检测对象,努力提供便捷、柔性的服务。相关社区、旅店对从武汉初来乍到的人员,一定要耐心解释引导,便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省心的方式完成检测和健康码转换。武汉同胞在疫情防控期间付出了许多,刚到浙江也许还面临不少困难,大家一定要将心比心,将各方面工作做妥贴。

问:随着三级响应的实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都摘下了口罩,省委、省政府的不少会议,参会人员也都不戴口罩了。我想了解它对社会所传递的信号,是否意味着大家在一般场合都可以摘下口罩?另外,大家尤其   戴口罩看似一件小事,又是关系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一件大事。在疫情快速蔓延的时候,不仅提倡大家戴口罩,而且是人们来到公共场所的一项义务。因为谁都可能被传染,也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却成了潜在的传染源。

  但随着三级响应的实施,浙江对疫情的可控程度越来越高,确实在较多场合可以不用戴口罩。现在从省里到市县,假如会议人数不太多,能保持空气流通,摘下口罩已很常见。如果说它对社会所传递的信号,目的是要建立起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因为在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的时候,假如人们在任何场合都戴着口罩,客观上将制约居民生活的正常化,在无形中对生产恢复和社会就业产生较大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摘口罩也关乎民生事业。

  因此,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国家和省里都出台了佩戴口罩的相关指引。像普通办公、居家的时候,在公园、绿地等散步的时候,包括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场所,都可以不戴口罩。但口罩也并非一摘了之。指引还明确了需要戴口罩的几种情形。比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乘坐地铁、公交车、飞机、火车的时候,进入养老院、福利院和培训机构的时候等。总之,戴不戴口罩需要区分具体情况。但在非特定场合,这又是个人的自由。如果你不太放心,完全可以自主决定戴不戴。

  相对于普通社会公众,学生这一群体更具特殊性,特别是低龄学生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对戴口罩的指引应该更加细致。其实,浙江在研究开学时间的时候,有一个重要预设,就是区域疫情风险总体上降到可以满足学生不用戴口罩上课。正因如此,省委、省政府在决定复学这个问题上,比复工复产更要慎重得多,浙江没有抢先,而是要有意识地稳一稳。到今天,全省疫情图已经一个多月都是绿色的低风险区,应该说全面复学的条件已经具备,浙江才于上周发布开学通告。

  由于浙江对开学条件建立了逐校确认制度,加上严格实行“健康码+测体温”校园准入、全天健康监测等机制,在保持教室适当通风的情况下,总体说来,学生上课时可以不用戴口罩。同时,考虑到学习效果——即使是成人,整天戴口罩都不适应,也容易犯困,何况低龄学生?所以,综合浙江疫情情况,基于前提分析和效果导向,学生在一般常态下可以不戴口罩听课。同时,也允许学生自行戴口罩听课,或者在校园间歇性佩戴。我想学校可以对学生规定戴口罩的底线,却不必强求一律,可以多一些包容性,但各校都必须切实维护让学生放心不戴口罩的校园安全小环境。

  目前浙江是三级应急响应,省政府已授权各市根据本地情况对相关问题和措施作决策。由于不同市县原先的疫情程度有差异,全省不搞一刀切。包括学生在哪些场合戴不戴口罩,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不过,对学生往返学校途中或出入校外公共场所,建议还是尽可能戴口罩。在这方面,可以比现行针对公众制订的口罩佩戴指引收得更严一些。对学生来说,增强一点防护意识完全有必要。

台州晚报新媒体

来源:浙江发布、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客户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ly/106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