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热点TOP5】浙江晒出半年成绩单
TOP 1浙江晒出半年成绩单
7月18日,浙江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悉数出炉,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今年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围绕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上半年浙江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二季度好于一季度,也好于全国,实现了半年红。
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6.6%。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和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同比增长6.2%和6.7%,增速高于一季度0.6个和0.4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两个季度增速下降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居民收入增长主要有两大因素推动:一是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7%,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6%;二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速比较快,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9.8%,两者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7.3%。工资性收入增长,表明企业发展向好最终落实到了员工头上;转移性等收入增速快,意味着政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越来越惠及老百姓。TOP 2浙江省服务业强县试点名单出炉
记者7月18日从浙江省发改委了解到,经省政府同意,浙江省首批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地区名单正式发布。
试点地区分为三批共24个。Ⅰ类地区共7个,分别是: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海曙区、鹿城区;Ⅱ类地区共9个,分别是:萧山区、余杭区、鄞州区、瑞安市、德清县、海宁市、桐乡市、柯桥区、义乌市;Ⅲ类地区共8个,分别是:建德市、淳安县、安吉县、兰溪市、江山市、嵊泗县、天台县、景宁县。
据悉,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是浙江省发展服务业的创新之举,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服务业工作的重点,旨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全面推进的同时,确定一批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地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预期目标是,到“十三五”后期,全省一半左右的县(市、区)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
去年底,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的通知》,服务业强县培育的对象为全省所有县(市、区),分三类按不同方向分别培育。Ⅰ类地区主要指设区市主城区,重在提升发展质量,打造辐射带动功能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强区;Ⅱ类地区指产业基础雄厚、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市、区),重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特色优势服务业,打造产业融合联动的服务业强县(市、区);Ⅲ类地区指资源环境优势明显的县(市、区),重在发展特色服务业,做大服务业规模,打造绿色生态型服务业强县(市、区)。
西湖区、义乌市、安吉县分别是Ⅰ类、Ⅱ类、Ⅲ类地区的典型代表,在浙江省统一部署开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前,这三地就已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西湖区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2亿元,占GDP比重87.8%,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87.5%。服务业已成为西湖区发展的“首位经济”。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打造服务业强市。早在年,义乌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就超过50%,年义乌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亿元,占GDP比重达61.9%。安吉县发扬生态优势,聚焦生态旅游,着力发展绿色服务业。
对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地区,浙江省将集合政策力量加以扶持,比如省发展改革专项资金将集中支持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对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服务业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予以新增用地指标奖励。
入围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并非“终身制”。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综合评价工作将每年展开。对评价结果排名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予以通报表扬及财政奖励;对评价结果不理想的试点地区,取消试点资格,由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增补。TOP 3舟山丽水上榜全国空气质量十佳城市
7月17日,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年上半年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全国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重点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可喜的是,全国十大空气质量最优良城市,浙江省的舟山、丽水成功入围,占到两席。
全国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10个城市排名分别为:海口、惠州、厦门、深圳、珠海、中山、舟山、江门、丽水、拉萨。舟山、丽水分别位列第七、第九。
据空气质量历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舟山只有5天空气质量没有达到优良等级,丽水共有7天。刚刚过去的6月份,丽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达到90%。舟山除6月16日空气质量为良外,其余时间空气质量保持全优。
近年来,丽水通过治汽车尾气、治工业废气、治城市浊气、治燃煤烟气、治农村废气的“五治齐抓”,全面开展治气工作,保持了空气质量的稳定和提升。舟山空气质量一直名列全国前茅,近年来主要受臭氧这一污染物的影响。臭氧污染的主要元凶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舟山环保部门加大了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力度,有效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TOP 4杭州出台扶持政策保障全市粮食蔬菜供给
“米袋子”和“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增收,一头连着市民的生活,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日前,杭州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既有力保障了全市“米袋子”“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最受
“菜篮子”同样也有大动作。以蔬菜为例,叶菜基地常年种植绿叶菜面积比例40%以上,蔬菜育苗中心单次育苗能力30万株以上,食用菌种植场年栽培食用菌30万平方尺(万袋)以上,将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渔业方面,年度完成放流总数量万尾以上(含区县配套部分),放流品种8个以上,放流区域实现主要渔业水域全覆盖等。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万元。TOP 5杭州百家众创空间孵化千家企业
7月18日,由浙江省科技厅指导,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杭州市众创空间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在杭州举行。会上成立了在杭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公布杭州众创空间最新数据。
目前,杭州拥有众创空间超过家。其中,经科技部纳入国家孵化器管理体系的众创空间有14家,杭州市级认定的众创空间有45家;众创空间总面积14.3万平方米,吸纳社会就业人数4万多人,其中海归人,应届毕业生1.6万多人;众创空间已设立或整合投资基金个,资本总规模91亿元;众创空间内投资的企业或项目个,融资总额30亿元。杭州市众创空间作为创客梦想的栖息地,已形成由点及面的集群优势。
记者了解到在众创空间发展伊始,杭州市科委便牵头与市政研室、市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意见(年~年)》等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从创业启动、房租与宽带补贴、促进创业投融资、品牌活动等方面进行资助,推动众创空间良性运转。
不久前,杭州滨江区市场监管局首推契合创客特性的“工位号注册”新模式,让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在一张桌子上把梦想变成现实。浙江省的商事制度改革政策,为创业者大大降低创业门槛。
“杭州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发式的创业服务和逐梦空间。如今,在杭高校联盟的组建又架起了高校人才与众创空间之间的桥梁,必将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大家都在看点击可阅读 宁波:小义工推广垃圾分类 杭州西湖科协创新G20科普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爱心礼包送到家 新闻来源: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婕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xx/7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