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传媒业的生产力变革已然近在眼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认识到新技术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吸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人才来布局大数据,综合近几年来的经验和资源,打造了“媒立方——融媒体传播服务平台”“互联网传播评价体系”“媒体云”等一系列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媒体融合平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浙江新闻客户端于年6月上线,抢抓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巨大机会,在3年多的时间里不断探索前行,从体制机制到内容生产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创新。

内容生产智能化变革

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主要是通过通讯员、网络、电话爆料等方式,判断事件真伪以及收集、整理传递资料的过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随着自媒体的崛起,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实时信息的海洋,越来越多的突发性事件都会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形成爆点。

与传统采访新闻内容生产模式相比,通过大数据发现和获取信息的来源更广泛,在收集成本和效率上更加出色,从大数据中掌握新闻线索能充分满足信息挖掘的需求。

运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网络“爬虫”,获取实时的消息和信息,然后进行内容特征词的抽取计算,快速地提取新闻线索,再经过多渠道验证来排除无效内容和判断消息的真伪性,从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上提升内容质量。

但写作机器人的存在,并不是取代记者和编辑,而是解放了劳动力,让采编人员将精力集中于社会更深层级的思考、对情感诉求的挖掘,新闻创作过程中的人文价值思考是人类最核心的竞争力。

新闻内容可视化,增强新闻可读性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则为新闻表达方式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具有创意设计的交互式图表、H5、短视频等可视化形式,可将枯燥的专业性内容、复杂的数据分析等以简洁直观的方式展现,这正适应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浅阅读习惯,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

浙江新闻客户端在“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汇总了与事件相关的大量数据,以时间为轴梳理了事件的进展过程,用H5的形式直观呈现整个事件。在《人民的名义》热播之际,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了《大数据告诉你浙江的“达康书记们”一季度在忙些啥?》的可视化作品,利用数据图的方式明晰解读时政热点,抓住当下社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xx/105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