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类二段志愿填报昨晚结束,至此,浙江高考录取进程已经过半。高分考生们花落谁家?成了近日家长圈的热门话题。最令大家疑惑的一则消息是:今年一名分(满分分)的高分考生“落榜”了! 消息的起源,是官方发布的“浙江省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成绩分数段表”: 今年高考,浙江省普通类一段线是分,二段线是分。而在这个二段线表格里,在一段线分以上的考生有人。也就是说,有名考生达到了一段线,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没有被录取,其中甚至包括一名分的高分考生。 从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成绩分数段表(总分)来看,今年分及以上的考生仅人。而从今年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志愿投档线来看,除了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极个别顶尖高校,凭借分的高考成绩可以填报其他任何大学。 不仅大学随便挑,分的专业选择余地也不小。以浙大为例,除了社会科学试验班(竺可桢学院人文社科实验班、智能财务班)、医学试验班和工科试验班(竺可桢学院图灵班)这三个专业,其它专业投档线都在分以下,可以随便挑。 既然如此,这位分的考生为啥没被录取呢? 是志愿填报不够科学合理?基本没可能。浙江省普通类志愿采用“专业+院校”的模式进行填报,考生最多可以填报80个志愿,大大降低了滑档概率,只要正常填写,几乎都能被顺利录取。也正因为如此,上一段线的考生,在一段录取结束后仍没有着落的,越来越少,近两年都不到人。 所以,有人猜测,这位高分考生非清华北大不上,放弃了志愿填报。 今天下午,记者辗转了解到这位考生的真实情况:他对自己有更高要求,所以之前没有填报志愿,预备明年再战,最近已经重新拿起高中课本,又开始复习了。 根据知情人讲述,这位考生成绩一贯优异,此前的三门选考和外语考试总分超过分(满分分),主要是对语文和数学两门必考科目的成绩不太满意。 其实,不止他,记者从省内高复班了解到,此前还有分的高分考生来电咨询,说是参加了北大的强基计划,如果没上,就打算复读,把咨询老师都惊到了。后来这位考生虽然没上北大,但是斟酌再三,理性填报志愿,目前已收到了另一所名校的录取通知。 据说,还有个别分上下的高分考生一边联系高复班,一边晒名校录取通知书,让高复班老师一脸懵。 “说实话,像分这样的超高分考生选择高复,提分幅度肯定不如一、二段线上下的考生大,还是有一点退步的可能,确实要谨慎选择。”这位高复班老师说,“不过,今年选择高复的考生确实比去年多,有可能和高考政策调整相关——明年起,英语和选考科目的成绩仅当年有效。而今年的选考和英语成绩,明年仍然有效,高复只需把复习重点放在必考科目上,或许部分考生们不想浪费机会。” 对于这位分考生的选择,网络上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是默默祝福,支持他再考一次,年轻人就应该有梦想。他平时成绩优异,又有选考和英语成绩保底,再复读一年,明年高考实现梦想的概率很大。 另一种是觉得这位考生太执着,且不说眼面前的名校选择余地就很大,就算是本科毕业后也有机会去梦想名校深造,何必纠结于一时。万一明年再失之交臂,不是亏大了? 记者觉得,应该尊重这位考生本人的选择,但模仿大可不必,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填报高考志愿还是要理性。 对于这样的选择,你怎么看?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沈蒙和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钱江晚报 文字编辑:刘璐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sh/140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