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浙江新闻)90后辣妹子回家 辣椒村涅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王东方

-08-:53

8月20日,笔者来到武义新宅镇柘坑村,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晒着辣椒,几个老年人正边剁辣椒边闲聊;山地里,红的、青的辣椒泛着油亮的光泽,不少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辣椒村”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天这个喜人的场面,缘于村里一位90后的‘辣妹子’。”今年65岁的村委会主任徐凯源告诉笔者,柘坑村素以辣椒闻名,后来因为劳动力流失、产品与市场脱节等原因,这个村的辣椒产业一度进入低谷。去年,90后“辣妹子”吕虹霏回到老家,鼓励大家借助网上销售,使得大家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辣椒村也因此重拾往日盛景,吕虹霏更是成了村里的红人。”

徐凯源介绍,柘坑村种植辣椒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村里山多田少,当时一个户口仅有五六分地可以种。一些有生意经的村民便把辣椒做成辣椒酱拿到村外换米,1斤辣椒能换1斤大米。上世纪80年代初稻谷的亩产量达斤已经算不错了,斤稻谷也只能磨出六七十斤的米,而辣椒的亩产量基本能达到0斤以上,因此大家种辣椒的积极性很高,只有左右人口的村庄种有百来亩的辣椒,形成了柘坑村家家户户都做辣椒酱的景象。

渐渐,柘坑辣椒酱也开始有了知名度,吃饭时加点柘坑辣椒酱成了很多武义人的习惯,吃粉干、面条时稍加点,更是鲜美。“那时生活不富裕,柘坑辣椒酱成了很多学生的一道家常菜。”徐凯源说,有意思的是,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常用不多的荤菜来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10多年来村里已经难以留住年轻人,现在村里常住人口只剩下了余人。因为老人们一直采用老一辈的辣椒酱工艺和销售方式,收入越来越少。前几年开始,村里种辣椒的也越来越少,村里从原来种植的百来亩辣椒只剩下二三十亩,甚至于到外面卖辣椒酱的盛景也已绝迹,而有想吃柘坑辣椒的人却难以买到,柘坑辣椒处于“有名无物”的尬尴境地。

辣妹子吕虹霏

去年9月,90后姑娘吕虹霏回到柘坑村,创办了“虹禾谷”农产品。为了使村里一蹶不振的辣椒产业恢复生机,她一方面承诺比市场价更高的价格收购村民们的辣椒,鼓励村民们增加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向村里的老人请教制作辣椒酱的方法,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销售方式上,增加了包装后的辣椒酱通过







































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中医对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sh/11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