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

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推出触及热点、难点和疑点的深度报道;上世纪90年代,以新闻与新闻性专题为主体,并在年与北京台、四川台发起全国省级广播新闻改革年度会议;新世纪,提出“集天下智慧,创一流强台”的口号,开展一系列品牌建设活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凭借“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浙广精神,在不同时期影响全国广播的背后,是从传统广播走向现代广播的历史性变革;是从工作报道到强化民生热点深度报道的观念转变;是从单一的我播你听到多渠道与听众互动的品牌打造。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纪念浙江电台四十年走过的不平凡的岁月,本报记者独家采访老广电人巫金龙(曾为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编委、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用文字打捞浙江广电集团广播电台芳华变迁中那些“可昭示未来的过去”,旨为给“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绘制一幅历史底本。

关于品牌:锁定目标,

“两个分离”“进足退够”再发力

“浙江电台的发展是接力跑。今天的辉煌是历史延伸,更是新时代的创造。”说起集团广播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的变化,巫金龙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年初,浙江电台提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3年振兴计划”——设“年创收突破万元”的目标。“这对当年创收能力只有万元的浙江电台来说,既是振奋人心的口角,又是巨大的压力。”巫金龙回忆往事感慨万千。为实现这一目标,浙江电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两个分离”——节目创优管理与广告经验管理分离,节目采编人员和广告经营人员分离。同时,总台将各大频率列为基本的经营核算单位,确定各频率创收指标,由各广告部门负责经营,总台统一管理。

年是“广播节目质量年”,浙江电台制定《节目质量管理条例》《节目质量考核制度》。对广播节目,由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省广电局宣传管理负责人、一线广播专家等组成“节目质量评估小组”进行听评,并有严格的激励处罚。

当年,新闻综合频道(现为浙江之声)以《浙广早新闻》为龙头,以《天天服务台》《法律直播室》《农村新世纪》等为亮点,开始形成“新闻品牌”;交通之声以《有理走天下》《交广早(晚)新闻》《阿宝路路通》为主打,以随时插播路况信息为特色,充分展现“动态交通品牌”。

有了精良节目,就更受广告商欢迎。“3年振兴”期间,浙江电台创收实现“三级跳”,年突破万元。从此,浙江电台的经营创收一直走在全国广播前列。

进入新世纪,浙江电台推出面向全国的广播节目创意大赛活动,同时制订“进足退够”的方针,对体现频道定位优势的重点节目、名牌节目、有社会影响力的节目,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扶持、强化;对定位模糊、缺乏个性的节目,该改则改,该撤则撤。“当年,我们将新闻综合频道原先的25档主干节目精简成11档。”巫金龙如是说。而这样换来的,是浙江电台在年创收突破万元。

“年,也就是在浙江电台建台55周年时,我们推出广播品牌建设系列活动。”巫金龙兴奋地说,“当时,我们邀请刘习良、曹璐等业界权威人士进行听评。”

通过5个月的投票、评选,20档节目入选“品牌节目”。之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确定十大广播品牌,包括《浙广早新闻》《浙江城市报道》《交广晚新闻》《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有理走天下》《精神家园》《法律直播室》等。

关于节目:浙江电台携手社会各界,

为民众排忧解难

浙江电台作为内容产业,就是要满足听众的需要。年,浙江电台只有新闻综合、经济、文艺三个频率。“年,我们立足浙江发展现状,开办交通之声、健康之声和音乐外语频道;年,配合浙江发展为旅游大省需要,又申办了旅游之声,形成系列台格局。”巫金龙告诉记者。

的确,随着时代发展,电台更强调维系好民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电台节目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的服务也越来越有针对性和智能化。同时,对民生问题的







































中科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人物
北京中科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lt/86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