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驻瑞士前大使蔡方柏

  “丽水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要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靠人才和科技创新。”

  中国驻瑞士前大使蔡方柏年近耄耋,但思路清晰。

  对丽水发展下此定义,蔡方柏有自己的根据。他先后两次来到丽水,无论是上一次对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的调查,还是此次来参加华侨大会,他都对丽水市情作了详细的了解。他能清晰地记住丽水的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等数据,甚至准确地报出一二三产业所占GDP的份额。

  大学期间就被外交部公派瑞士留学,后又担任驻瑞士大使,蔡方柏对瑞士的了解可谓“深入骨髓”。在他看来,瑞士和丽水同为多山之地,自然环境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瑞士可耕地面积占全国土地的6%,丽水可耕地面积占全市土地的5.5%,森林覆盖率也几乎一样,山水资源同样丰富,丽水还有瑞士所没有的矿产资源。可见在环境上,丽水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条件是具备的。”蔡方柏说,

  “瑞士从一个穷小山国成为世界首富,其成功经验和发展规律,对丽水的发展或许有可借鉴之处。”

  蔡方柏介绍,早期的瑞士穷得叮当响,人们的出路要么靠当雇佣兵谋生,要么移民到美洲,后来才认识到山水资源的重要,因地制宜养牛、羊,借此发展纺织业和食品业。如今瑞士的纺织业可与英国竞争,食品业也催生了跨国集团。此后瑞士又衍生发展机械制造、精密仪器、化工、医药等产业,并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席位。

  “这些行业的腾飞,关键就是靠人才的支撑。”

  蔡方柏说,瑞士的人才培养非常多元,学生初中毕业后可以选择职业高中学习技能,不少大国工匠、高级技工都是从这些半学半工的职业学校出来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读高中、大学,成为高级科研人才。这种多元的教育模式,丽水可以学习借鉴,培养不同的人才,适应所需岗位。

  有了人才,还要加大投入,掌握核心科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蔡方柏认为,瑞士能位居世界20强之列,就是因为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农业,瑞士走集约化生产之路,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农民开办家庭农场,发展有机农业。二战后瑞士农民占总人口的20%,现在只占3%。工业,不搞大工业,只做高精尖,依靠人才、创新科技、外贸实现良性循环,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瑞士的银行、保险、旅游、会展经济都相当发达,带动了人流、资金流、物流,现代服务业占据瑞士总GDP的70%。”

  纵观这些产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瑞士的发展都在借山水、区位之势,将其优势进行最大化利用。蔡方柏说,瑞士的经验丽水不能照搬,但发展理念和规律可以学习,只要充分利用好山水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就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记者曾翠)

赞赏

长按







































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
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lt/73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