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水摄影节暨首届国际摄影研讨会开幕的前3天,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摄影师递交了1.5万份作品,参与首届锡耶纳国际摄影奖的评比。获得最高奖项的作品是俄罗斯摄影师普罗辛·弗拉基米尔,在中国丽水拍摄的渔人泛舟。
这张为普罗辛·弗拉基米尔摘下锡耶纳国际摄影年度摄影师荣誉的照片,拍摄于年,摄影师当时正在中国参加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拍摄活动。他悉心拍摄了渔民在瓯江捕鱼时的情景,并在两年之后,获得了锡耶纳国际摄影奖欧元的奖金、一座精美的奖杯和对丽水最美好的回忆。
好消息传回中国,新华网、中国网、网易网和《摄影之友》等媒体第一时间对消息进行了转载,他们拟了同一个标题《首届锡耶纳国际摄影奖公布:中国美景惊艳全球》。 回顾丽水摄影余年的历史,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凭借闻名世界的真山真水、淳朴宁静的风土人情、独具特色的乡愁情怀,丽水的美景代表着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用全球化的文化符号——摄影图片,演绎“瞬间的永恒”,而这都源于—— 百年摄影,让世界发现丽水在中央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更多的丽水摄影人想到了丽水摄影的十年规划。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并因此“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而在这个节点上,丽水摄影也将进入新纪元:从年开始,用10年时间,把丽水打造成闻名世界的国际摄影名城,并由此带动丽水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拉动旅游、教育、会展、贸易、创意产业等多种行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并进一步增进与国际及国内重要城市和地区的多方面联系与合作。 而正在十年规划最关键的年,丽水摄影节暨首届国际摄影研讨会如夏花般绽放,承接着十年以来,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国际影展;开创着未来十年里,双方共襄盛举,以学术引领的高度,将务实合作引向更高、更广、更远领域的新局面。 抚今追昔,多少丽水摄影故事令人回首时,感慨万千;多少丽水摄影情怀悄然落地,并再次蓄力前行;更有多少丽水元素,代表中国,迈向世界舞台;还有多少丽水模式,走进千家万户,培育摄影英才。 发现丽水 百年摄影史见证中华崛起 似乎很少人再去回忆这段丽水摄影往事。 20世纪初,张礼由在松阳开设“精美”照相馆,开创了丽水摄影业先河。正是在“精美”照相馆里,张耀哉拍摄出丽水现存最早的照片《潘益澄60岁寿照》。 这之后,世界不断地探索着丽水,发现着丽水。年,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德国人哈·史图博和龙泉人李化民,在景宁开展了民族学考察,拍摄大量畲民照片,成为现存最早的畲民影像资料。 年,加拿大传教士麦格拉思出版图书《亲历龙国——外国人眼中的民国丽水》,以摄影图片,详细记载丽水民俗风情和瓯江风光。这本“窥视”东方古国的亲历记在西方卖得很好,丽水也因此第一次进入了国际视野。 因为战争的到来,丽水摄影事业出现停滞不前,直到建国后,才又重新兴起。年,全国私营工商业改造,丽水所有私营照相馆纳入国营丽水照相馆。年,丽水地区文化局设立摄影办公室,成为建国后当地政府部门最早设立的摄影组织机构。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秀山丽水。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吴品禾、初小青等8位酷爱摄影的年轻人成立了“闪光影会”。这个以献身摄影、推动丽水摄影发展为宗旨的民间组织,在第一时间赶上中国摄影的潮头。 年,初小青拍摄过程中“偶遇”白鹅,好一张《影途遇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摄影“亚洲文化中心奖”,是丽水摄影师首度在国际赛事中获奖。 年初冬,吴品禾在寒气袭人的缙云鼎湖峰下,守了4个小时,拍下了一张取名《仙境》的照片。他不曾想,这张“雾气迷蒙中,鼎湖峰若隐若现,倒映水中。石板桥上,撑红伞少女茕茕而行,农夫荷锄牵牛”的田园照,从此成为了缙云仙都的“摄影名片”。 年,初小青、陈晓华驾车周游中国,行程十万里,历时两年,拍摄了除西藏以外的整个中国大陆。之后,初小青又两度进藏,完成了对祖国全域大好河山的拍摄心愿。 紧接着,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微距摄影等多元形态,也随之成绩斐然。 项文俊的《山村里的奥运会》、《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倾力去帮助》、《千余村民为百岁老人做大寿》分别摘得中国第十五、十六、十七届新闻摄影评选铜奖,多幅作品获得浙江省新闻摄影一等奖;闪光影会的创始成员马伟华转型成为微距摄影专家,他将目光收缩到方寸之间的微观世界,昆虫、野草皆成素材;王培权从年开始 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整整多年时间见证着中华之崛起,也见证了丽水摄影的萌发、成长和壮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摄影文化从青山绿水间出发,落地在“金山银山”的文创产业,如银龙出山,遨游世界。 发现丽水 从16年前的“中国摄影之乡”起步 当时间纵轴来到年,丽水承办第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并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首个“中国摄影之乡”后,丽水摄影开始了一个新纪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年12月31日,中国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在丽水举办,这也是第一次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放在地级市举办。年,丽水市政府与中国摄影家协会签署协议,将从年开始十年,五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落户丽水。 “丽水必将成为世界摄影家向往的地方。”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副主席雅克·丹尼斯先生如此预言。 “摄影文化节不但提升了丽水城市的竞争力,而且使世界通过摄影,更多地了解丽水;丽水在今后将以摄影为阶梯更快地走向世界。”前来参加摄影节的中国摄影家协会有关负责人寄语丽水,语重心长。 确如其言,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吸引了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社、浙江日报社、浙江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的“新闻轰炸”,人民网、新浪、网易等各大网站编播了相关新闻多条。丽水这座偏居浙西南一隅的小城“极速曝光”,宣传效果一时无二。丽水巴比松画派借风起航,精品旅游线路俏销华东,民间艺术“翩翩起舞”……一时间,文化搭平台,经济唱大戏。 到了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3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位摄影家带着摄影作品慕名参展。同年,《丽水摄影》杂志创刊,中国第一家规范化运作的摄影专业博物馆——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中国摄影家协会有关负责人称赞该博物馆说:“丽水把中国几代摄影人的梦想都实现,从筹划、建设、文物征集到开馆,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可谓奇迹。”在这一年,丽水还首次独立举办摄影高端论坛,开展专题学术交流,并确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的规模又再次扩大,国际摄影家达到多位,超出了往年出席摄影节国际摄影人的数倍。组委会共收到全球个国家和地区的位摄影人投寄来的作品,参赛作品数达到了7万多幅,不仅创下了当时国际影展历史之最,参赛作品数量也仅仅低于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丽水摄影节也从以往以沙龙摄影为内容主体,向学术化成功转型,被《中国摄影》杂志评为最具实力摄影节,被《摄影之友》杂志评为年度最佳摄影节。 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从上一届摄影节的“转型成功”进入到这一届的“真正成熟”,丽水摄影节不但确立“幸福瞬间”为主题,还通过摄影人的镜头和展览,发现、定格和展示人民的幸福感,并推而广之,彰显属于人类的这一特殊情感。期间,丽水摄影博物馆还在全球范围发起成立了国际摄影展廊联盟,22家国内外摄影专业机构加入组织。 年历翻回到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节俭办节,成为这一年度摄影节的一大特色,但摄影节产品的交易量却逆市上扬,达到多万元。丽水摄影博物馆还在这一年推出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 发现丽水 从丽水摄影节暨首届国际摄影研讨会 再出发 10年的合作,奠定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丽水市的深厚友谊。 10年后再出发,丽水又与中国摄影家协会确定在年开始的10年内,共同举办丽水摄影节暨国际摄影研讨会的明文协定。 “丽水摄影节暨国际摄影研讨会将为中国摄影转型升级、掌握国际摄影话语权,带来更多契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对此次合作抱有深层次的期望。 截止到年底,丽水拥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名,省级会员名,市级会员多名,基层摄影组织20多个,摄影从业人员达上万人;三人四次摘取中国摄影界最高荣誉金像奖,一人荣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奖,有数百幅作品在国际夺奖,上万幅作品在全国性的影展影赛中入选,几万幅作品在报刊杂志中发表。诚然如王瑶所言,只有在这片肥沃的摄影热土上,才能迎来中国摄影转型的春天,丽水摄影必将得到更加茁壮的成长。 丽水摄影节暨首届国际摄影研讨会于11月6日至10日举行,52个国家和地区多人参展,展览个0多幅作品,分布在油泵厂、丽水美术展览馆、摄影博物馆等七大展区,并陆续开展6个摄影大赛。除传统的“感受丽水”“快拍丽水24小时”之外,摄影节还将举办“处州轩德皇菊摄影大赛”“百诺杯摄影大赛”“天下摄影网看影展、拍影展摄影大赛”“努比亚智能手机杯醉美丽水手机摄影大赛”。 除了各大赛事,各个摄影基地也已准备就绪。近年来,丽水全市范围共评选缙云仙都、瓯江帆影、莲都荷花、凤阳日出、南尖云雾、梅源梯田和四都民居等25个国家级、市级摄影创作基地,《摄影发展规划》中还有个摄影基地将陆续建成。 同样把目光投向摄影节“溢出效应”的还有丽水摄影文化产业园。年9月开园时,该园区就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摄影产业链,为丽水摄影产业经济的集聚化和规模化树立了标杆。在同一个月,遂昌车前村成为中国第一个“摄影文化村”,由浙江日报、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摄影艺术学会三家单位联合共建。它们都在期待摄影节的八方来客。 发现丽水 从世界获得文化自信 未来的丽水还在不断向着国际摄影名城的目标奋进。 四个提升转变,从单纯摄影发展向摄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转变,从摄影事业产业自身规划向摄影软硬件建设和城市综合发展布局提升转变,从单纯摄影事业向摄影观念、体制、人才、产业、市场提升转变,从着眼丽水市摄影向面向全国和世界摄影提升转变。 八大基地建设,建设摄影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摄影作品展览流通基地、摄影理论与影像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摄影文化传播普及基地、摄影用品集散交易基地、摄影采风实训基地、高端摄影人才聚集交流基地和电影电视剧创作摄制基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里,丽水摄影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还将继续创新丽水摄影节组织形式,打造世界摄影的“博鳌论坛”,继续以体现“国际性、群众性、品牌性、艺术性”为主要思路,探索国际摄影文化节举办新模式;抓好丽水摄影博物馆建设,打造闻名遐迩的摄影界“西泠印社”,定期举办高端论坛等摄影交流活动,与国际同行进行经常性的对话、互访和学术交流,提升摄影博物馆的学术性;培养摄影人才,打造中国摄影界的“黄埔军校”,以丽水学院为平台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大力培养丽水本地摄影家的同时,逐渐辐射全国;建立实体及网络图片、器材展示交易市场,以丽水摄影博物馆为依托,本着民间交易、政府管理的形式,逐步培育市场,提高丽水图片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年,丽水编制出台了《丽水摄影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关于摄影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正是为了更好地把丽水打造成国际摄影名城。 《规划》创立了丽水特色摄影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四大创举”,确立了人才在丽水摄影事业中的关键作用。 ——建立中国摄影排行榜,目的是形成以丽水为中心的摄影评判体系和机制,占据全国摄影文化评价体系上的制高点,加大丽水辐射全国的话语权。 ——首创摄影师签约与考核机制,弥补目前摄影人才评选管理上的制度空白,形成具有丽水特色、可以广泛推广借鉴的制度机制体系,推动国内的摄影人才向丽水流动和聚集。 ——创建中国摄影名人堂暨影像文化大讲堂,进一步完善学术交流机制,尤其是摄影理论创新水平、扩大丽水摄影学术影响,使丽水逐步成为摄影学术交流、研究的重要中心。 ——创立丽水特色摄影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和创新对摄影人才培养培训。 在国内,丽水是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合作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年,丽水与中摄协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丽水摄影强市战略合作协议》。 于国际,今年,来自意大利的奥尔维耶托摄影节、缅甸的仰光摄影节、美国的波特兰摄影节、韩国的首尔摄影节将在摄影节期间,与丽水共同缔结成友好摄影节。 丽水摄影,墙内开花,内外皆香。在丽水摄影节上,普罗辛·弗拉基米尔拍摄的渔人泛舟,便是一个实例。 摄影文化的百年历程造就了繁荣昌盛的当代辉煌。丽水摄影正迎来一个更高层次,更深学术性的未来,一个默默耕耘,终将璀璨夺目的黄金时代。 记者叶浩博通讯员王华平 赞赏 长按301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会诊专家昆明白癜风权威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