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21世纪经济报道包慧 9月10日起,浙江银行业此前集体表决通过的“存款利率定价自律约定”(以下简称“约定”)开始实施,29家银行就此形成“攻守同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自律约定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的存款分别做出具体规定。比如活期存款利率浮动幅度上限为25%,定期存款利率按银行类别的不同,浮动幅度上限为35%~40%不等,参与招投标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统一为35%,等等。 “约定”的幕后推手 9月13日,浙江一位国有银行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现在招标的存款为例,大部分都是财政资金,国有四大行受上级授权限制,利率一般在40%,或更低,而股份行则可能达到50%。如此,资金会加剧向出价高的银行流动,这部分银行放贷款出去的定价,也必然会水涨船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业人士,均表示这种攻守同盟最主要还是为避免金融业恶性竞争、抬高融资成本,最终转嫁到贷款企业头上。同时,大部分银行实际业务中也并未超过前述上限,因而影响并不大。 利率攻守同盟为何没有对贷款有限制?对此,前述浙江国有银行负责人表示,限制贷款现在还没必要。贷款利率太高自然放不出去,加上国有大行都较低平抑了价格。问题是,现在所有银行都在为放贷难犯愁,部分银行为争抢房贷降到基准的8.2到8.5折。“我认为现在对限制最低贷款利率倒是很有必要,否则行业内自相残杀。”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年10月以来,人民银行取消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而利率的攻守同盟并非浙江首创,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实际上是由央行指导,早在年9月24日就成立,全国各地都有该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8月25日,与上述新的“存款利率定价自律约定”有关的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而这场会议,实际上是浙江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第五次工作会议,会上讨论通过了这份约定。 29家银行约定的具体内容包括:活期存款利率浮动幅度上限调整为25%(通知、协定存款利率浮动幅度上限参照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含招投标报价)方面,工、农、中、建、交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较基准利率浮动幅度上限调整为35%,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上市城商行浮动幅度上限调整为37%,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浮动幅度上限调整为40%;如参加招投标定期存款利率较基准利率浮动幅度上限统一为35%;大额存单则按照原差异化定价方案执行。 攻守同盟体运行释疑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去年浙江省银行业执行的还是最高上限不超过50%的自律约定,今年这个最高上限下调到40%,银行拉存款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恶性竞争抬高了所有银行的存款成本。在招标上国有五大行基本上都会失败,因为上级行出于成本考虑不允许上浮太多,竞争不过其它银行。”前述浙江某国有银行负责人表示,下调也表明银行对存款的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