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十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规模较小、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性院校消失了。它们有的被更名,比如浙江丝绸工学院先后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有的被合并,比如西安统计学院与陕西经贸学院合并为西安财经学院(西安财经大学);也有的是被撤销。这其中不乏一些国字号的高校,比如中国金融学院被并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闻学院被撤销等情况;二者具有明显的代表性,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区域内院校的布局也做出了一些努力。

中国新闻学院的前身是年4月在北京成立的新华社干部进修学院,这个时期还是属于成人类高校,但它接受新华社领导,这样高起点的它也注定了它会是一所不一般的高校。

年1月新华社干部进修学院改设为中国新闻学院,这不仅对学院而言是个重要的改变,也意味着我国有了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新闻行业的专业性高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域是一个扩展。它致力于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新闻传播教育占据重要的位置,新华社与英国汤姆森基金会合办的"新华社--汤姆森国际新闻培训中心"设在院内。成立之初下设研究生部和进修部,研究生部设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两个专业,主要开设新闻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广告学、国际经济等课程。

学院后来逐步形成包含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内的人才培育体系;如果按这个规律发展至今,中国新闻学院想必也成为了我国新闻领域高等教育的领军人物;可能也将改写我国目前新闻类高等教育领域的版图。但它也如昙花一现,年中国新闻学院就停止对外招生,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新闻学院正式停办,还曾一度传说要并入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虽说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更替等变化在所难免,但中国新闻学院的停办实在也是一件很惋惜的事情:因为它是我国当时首个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的新闻类高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比如在停招前后,它就已经准备申请博士点了。如果没被撤销中国新闻学院后期势必也会迎来规模的扩大,比如修建新校区、专业设置的调整甚至有可能已经改成了中国新闻大学。虽然它只存在了16年,但不管是对人才的培养,还是对后期我国新闻领域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其实在中国新闻学院之前,就有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前身),除了华东新闻学院之外,我国也曾有过一所同名的中国新闻学院,它是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年4月在香港所创办,先后共创办五届,培养学员三百余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后期还会再次出现一所专业性的新闻类高校也是很有可能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xx/142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