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杭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杭州市关于电力十三五规划部分的内容小编做了梳理。“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将新建千伏钱江变、萧东变、杭州变3座,扩建仁和变、萧浦变等4座,开展千伏江南变前期工作,以及浙中—萧浦、宁绍—涌潮等送出工程2个,计划投资48.2亿元。“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将新建千伏变电站28座,扩建9座,开展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8座,计划投资.4亿元。“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将新建千伏变电站98座,改造和增容15座,开展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32座,计划投资76.6亿元。浙江《杭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电力行业部分)整理如下: 能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更好地适应杭州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夯实杭州市打造“世界名城”的能源基础,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的基准年为年;规划期限为—年。 本规划的空间范围为杭州市行政区域,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临安市。 “十二五”期间,杭州市着力加快能源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积极完善体制机制,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大力推进能源设施重点项目,能源供应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电力供应方面。“十二五”期间杭州市陆续建设并投用了华电半山天然气热电联产7、8、9号机组,华电下沙天然气热电联产一期、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等项目。截至年年底,杭州电网电源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较年增加万千瓦。全市拥有6座千伏变电站、52座千伏变电站、座千伏变电站,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较年增长34.9%,电网规模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年杭州电网最高负荷达到万千瓦,较年增长42.4%;全市用电量达到亿千瓦时,较年增长33%,有效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十二五”以来,杭州市围绕“能源双控”目标,扎实提升全市能源利用效率。一是通过组织区、县(市)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考核、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推行用能预算化管理、实施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等手段,从管理层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二是通过持续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电平衡测试、高效电机推广等重点节能工程,从技术层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三是通过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等措施,从结构层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四是以工业、建筑和交通为重点领域,通过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组织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等手段,着力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十二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43吨标煤/万元(年不变价),较年下降23.4%。 图1.1“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单位GDP能耗变化情况图 (三)能源消费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虽逐年递增,但增幅收窄趋势明显。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万吨标煤,“十二五”年均增幅仅3.4%,较“十一五”下降2.1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随着杭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清理整顿,能源结构得到了较大幅度的优化。煤炭消费比重从年的46.2%下降到年的28.9%左右。清洁能源占比从年的35.2%提高到年的53.8%左右。 表1.1杭州市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注:1.表中煤炭消费不包括外来火电用煤,下同。 2.杭州市煤炭消费主要包括热电行业、水泥熟料生产行业、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 3.非化石能源包括外来核电和水电,下同。 图1.2“十二五”杭州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情况 “十二五”以来,杭州市围绕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和加强市场配置资源能力,通过完善政策体系、理顺价格机制、推进示范试点,进一步优化完善能源管理体制机制。一是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十二五”以来,杭州市在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杭州市能源‘双控’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杭州市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杭州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二是能源价格机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在电价改革方面,制定实施“杭州市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价格机制对企业用能的制约作用;核定热电联产、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沼气发电的上网电价,进一步强化价格机制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在天然气价格方面,建立车用气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挂钩的调整机制;按照上级部署调整全市非居民用气价格,及时疏导气源价格上涨矛盾;推进居民生活用管道天然气价格改革,实施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在成品油价格方面,进一步完善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行业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适时启动油价补贴机制和油运价格联动机制。三是示范试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开展了“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试点”工作,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合同能源管理示范区、新能源示范城镇等建设。此外,在桐庐县开展了“用能预算化管理”试点,在富阳区开展了“用能量交易”试点,在萧山区开展了“扩大差别化电价政策”试点。 存在问题 (一)电力、天然气供应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电网配套方面。主要表现在部分区域,尤其是主城区,由于规划选址难等问题,电力供应尚存在薄弱环节,现有电网布局与太阳能光伏发电消纳的需求尚未完全匹配。二是天然气供应设施方面。主要表现在天然气管道的覆盖面尚需进一步拓宽,由于S7、S8(江东门站—所前门站)及配套场站等项目建设滞后,使得“多点接气、环状供应”的供气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同时,现有应急气源站偏少,大型LNG接收站缺乏,使得杭州市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相对不足。 (二)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障碍有待进一步破解。 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路径、重点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深入,尚存在诸如农用地资源建设光伏电站的政策许可障碍等问题,这些不足及问题制约了我市进一步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三)能源体制机制亟需进一步调整。 一方面,能源价格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例如天然气仍存在着气价倒挂、交叉补贴、同城不同价、热电联产企业发电小时数偏低等问题,制约了天然气市场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现有能源管理体制尚不能完全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基层能源管理力量亟需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能源管理信息联通共享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面临的机遇挑战 近年来,世界能源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能源发展的“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特征越来越凸显。为适应能源发展宏观背景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需求,国家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浙江省提出了打造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决策部署。这些将对杭州市“十三五”能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具体体现为四大机遇和三大挑战。 (一)四大机遇。 1.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供了难得的调整空间。首先,经济增长由高速换挡中高速,使得杭州市能源供需逐步趋于平衡,“十二五”初期频现的“拉闸限电”“油荒”等能源供需矛盾得到了较大的缓解。其次,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服务业优先”“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使得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最后,从“单纯追求速度”到“速度和质量并重”的发展理念的转变,使得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能源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内在联系,能源结构优化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 2.杭州市产业优势契合了能源技术革命方向。杭州市现有的产业优势和未来的产业定位较为完美地契合了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技术需求,使得杭州市未来有可能成为能源科技装备的重要输出地:一是将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列为全市“一号工程”,以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电子商务为特色的互联网经济优势明显,使得杭州市未来产业导向更加契合能源技术革命特点;二是物联网产业快速崛起,杭州市是中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先行地区之一,处于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三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壮大,已形成了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电池等多个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拥有浙大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万向国家级技术中心、运达风力发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技研发载体。 3.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为能源体制机制优化调整破除了障碍。十八大以来,能源体制改革逐步提速,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明确,油气体制改革进入日程,一个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新型制度体系正在创建。国家层面的改革将有效传导至杭州市,并将有力推进杭州市能源体制机制的优化调整。一方面能源价格定价体系的改革,将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能源行业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放开,将为社会资本参与杭州市能源发展畅通渠道。 4.上级各类激励政策为杭州市能源发展增添了动力。近年来,国家和浙江省在能源领域相继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在鼓励能源科技创新、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拓宽能源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强能源领域示范试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国家和省还将不断完善各类扶持政策,用好这些政策将对杭州市能源发展增添更大的助力。 (二)三大挑战。 1.生态环境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对生态环境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