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王艳琼 身为温州人,家乡河里的鱼你都认识吗?3月8日,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参与编著的《瓯江流域温州段鱼类图谱》正式对外公布,该书由调查者历时两年完成,共收录了瓯江流域温州段90种鱼类,对温州开展保护渔业资源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瓯江位于浙江省南部,干流全长公里,主源龙泉溪,自西向东流经丽水、温州等市,是浙江省第二大水系。此次调查涉及的瓯江流域温州段,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22%,包括瓯江干流、菇溪、西溪、戍浦江、楠溪江、乌牛溪、百石溪和温瑞塘河、永强塘河、柳市塘河等水系。瓯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根据《浙江动物志淡水鱼类》的记录,瓯江共有鱼类种。 为切实掌握瓯江流域温州段的渔业资源状况,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在温州市科技局公益性农业科技项目的支持下,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联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年至年对瓯江流域温州段的鱼类资源开展调查,采集了大量的鱼类标本并拍摄了各个鱼种的原色照片,编著成鱼类图谱。 据介绍,《瓯江流域温州段鱼类图谱》的鱼类分类系统主要按照加拿大学者Nelson年的分类系统,并结合国内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成果加以补充。根据调查结果,共收录了瓯江流域温州段的鱼类90种(含1变种),隶属于12目32科72属。其中,鲤形目40种,以鲤科34种居多,主要分布在纯淡水水域;鲈形目21种,多数分布在感潮河段,部分为溯河的海洋鱼类。书中系统展示了每种鱼类的原色图谱,大多数为活体照片,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各鱼种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分布范围。 洞头开展放生节活动。资料图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渔政渔监处处长陆秀中告诉记者,开展此项工作意在了解温州丰富的淡水生物资源,充分认识家乡鱼类的内在价值,让增殖放流工作的开展更具科学性和引导性。同时,了解家乡鱼类分布对海洋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瓯江流域温州段鱼类图谱》具有学术性、科普性和观赏性,适合鱼类科研人员、大学相关专业师生、中学生物学教师以及鱼类爱好者参考使用,也可为行政管理部门和渔业执法人员提供参考。据悉,下一步,该图谱将公布在温州海洋与渔业网休闲园地,感兴趣的市民可以上网查询了解相关信息。 瓯江流域温州段常见鱼类 斑鰶: 俗名:小鲥鱼、黄流鱼、鼓眼 鳙 学名:Hypophthalmichthysnobilis(Richardson,) 俗名:花白鲢、包头鱼、大头鱼、胖头鱼 鲢 学名: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Valenciennes,) 俗名:鲢鱼、白鲢 翘嘴鲌 学名:CulteralburnusBasilewsky, 俗名:翘嘴巴、翘壳、大鲌鱼、刀鱼 黄尾鲴 俗名:黄尾 花47 俗名:麻鲤、大鼓眼、夹竹、麻竹 香鱼 俗名:香鱼、年鱼 鮻 俗名:鲻鱼、赤眼鮻、蛇头鳟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xw/130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