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一些网民呼吁抵制菲律宾的产品,在实际中并没有发生。中国和菲律宾的经贸关系总体发展还是平稳的。下一步,我们愿意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东盟包括菲律宾在内的经贸合作方面的对话,同时也愿意和菲律宾发展平等互利、形式多样的经贸合作关系。”在今天(7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情况暨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发言人如是说。 截至年5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亿美元,东盟是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企业投资主要涉及贸易、物流、建筑、能源、制造业和商业服务等领域。 今年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在哪些领域?国际园区有哪些合作?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尹宗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就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情况及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亮点和筹备进展作了介绍,并答记者问。 图文丨贾科华发自现场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中国—东盟博览会发挥平台作用成绩斐然。高燕介绍说: 第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在年是79.6亿美元,到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亿美元,年均增长18.5%,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由年的5.9%上升到年的11.9%。据中方统计,今年1-5月,受国际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亿美元,同比下降7.1%,现在中国和东盟正综合施策,力争使双边贸易尽快重回增长轨道。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我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第二,关于相互投资。 截至年5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亿美元,东盟是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企业投资主要涉及贸易、物流、建筑、能源、制造业和商业服务等很多领域。目前,中国和东盟10国作为创始成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正式运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能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推进。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也在迅速发展。 年,中国企业与东盟新签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比上年增长41.2%。今年1-5月,新签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8.2%。双方合作实施了电力、桥梁、农业、制造业等领域一大批项目,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公路、铁路、港口等领域互联互通合作项目也相继启动。 第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双方携手合作,于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实施“零关税”。目前,我们还在打造自贸区的升级版,年中国和东盟各方签署的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进一步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此外,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也正积极推进,将使中国与东盟企业和人民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果。 今年7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也正积极推进。高燕表示,中方愿与东盟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巩固、提升、发展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凝聚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 张晓钦介绍说,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本届东博会将举办25周年系列活动,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成果图片展,出版《中国—东盟博览》25周年特刊等,充分展示25年来双方合作成果和东博会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中国—东盟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东博会12届以来围绕重点领域共举办了场会议论坛,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在国际产能、周边互联互通、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国际园区、多领域等方面的合作,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合作,形成了一批重要合作机制。 国际产能合作方面, 去年东博会首次举办了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签约34个产能合作项目,今年将举办国际产能合作展、重点项目对接会、澜湄国家产能合作圆桌会等活动,中国中车、中国路桥、中国电子等企业和辽宁、河北、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份将参展参会。 周边互联互通方面, 将围绕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物流等领域举办对接洽谈和论坛等活动,助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 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方面, 将按照国务院今年批准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方案,以南宁为核心基地,构建中国与东盟之间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五大平台,共筑“信息丝绸之路”。 国际园区合作方面, 东博会为催生中马“两国双园”提供了服务平台,今年将举办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国内外园区推介会、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圆桌会等,促进园区发展转型升级和跨境产业合作。 深化多领域合作方面,本届将举办中国—东盟质检、金融、科技、农业、林业、矿业、统计、工商、环保、电力、文化、教育、卫生、气象、广电、减贫等领域的35个会议论坛,进一步促进全方位交流合作。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尹宗华 目前,东博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第13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举办系列高规格活动。尹宗华介绍说,本届峰会将围绕推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深化中越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举办越南领导人与中国企业家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中国—东盟(柬、老、缅、越)贸易便利化研究报告》发布仪式、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等多项活动,加强经贸信息交流,推动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促进东盟国家对华出口,共建良好营商环境。目前,峰会各项活动报名踊跃,预计将有各国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及专家学者近人参加。 附答记者问记者:上周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已经有了最终结果。现在国内不少人开始抵制外国的货品,特别是菲律宾货品。中国政府对这样的行为是否支持,中国政府是否会在经贸方面也采取一些措施来作为报复行为?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出来以后,中菲双方贸易是否也受到了影响? 高燕: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是违反国际法,也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反对而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中国也会继续坚定地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坚定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坚持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 正如我刚才所介绍的,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一直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连续5年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都已经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而且双方的产业链也在深度融合,务实合作成果非常显著,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中方愿意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彼此的关系,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与东盟方继续共同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一年来,中国和菲律宾经贸关系发展总体平稳,中方愿意与菲律宾发展平等互利、形式多样的经贸合作关系。应该说,在网络上有一些网民呼吁抵制菲律宾的产品,在实际中并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中国和菲律宾的经贸关系总体发展还是平稳的。下一步,我们愿意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东盟包括菲律宾在内的经贸合作方面的对话,同时也愿意和菲律宾发展平等互利、形式多样的经贸合作关系。 记者:中国商务部与东盟国家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有哪些举措? 高燕:为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简政放权,推动便利化。现在已经确定以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境外投资的管理模式。 第二,通过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优惠贷款、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等一些政策手段,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行业的对外投资合作。 第三,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推动面向东盟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继上一届博览会之后,本届博览会继续和有关部委以及广西共同举办国际产能合作的系列活动。 第四,推动实施了一批铁路、公路、能源、电力等重大的境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 第五,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国别行业指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相关协议,落实政府间的保障机制,指导企业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处置突发事件。 去年底,商务部“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正式上线。通过这个服务平台,企业可以了解国家关于“走出去”的政策信息,同时也可以进行线上办事,进行境外投资的备案、核准以及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审批,投议标许可。去年底,商务部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年版)》,覆盖了包括东盟在内的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方面的经济形势、投资环境、商业机遇、经营风险,应该能够对“走出去”企业了解对外投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有所帮助。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END 出品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 卢奇秀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推荐阅读 ?? 独家调查|资金缺口高达30亿元,河北散煤治理的阻力真不是一点点! 骗补调查接近收尾:国家拟从这3个方面调整新能源汽车补贴!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电话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ly/51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