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背景:

20世纪50年代新闻改革背景过程效果。

纵观我党历史上的三次大的新闻改革,都与特定历史时期新闻观念的更新息息相关,反映了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逐步回归以及新闻从业人员在人的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中不断探求新闻发展规律的过程。

一、以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政党学说下的大众化办报思想与新闻宣传并存。

年5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问世,作为中国共产党抗日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央机关报,它代表着党报办报模式的成型,而它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新闻和新闻工作的论述,又代表着“全党办报”观念的形成。

《解放日报》的创办,加强党的领导,统一全党的舆论。然而,在“统一全党舆论”的道路上摸索了近一年后,《解放日报》发现自身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如没有根据党和群众的需要来安排版面、对党的政策和中心工作宣传不力、新闻报道和评论常常出现不切实际的空泛议论等。

这种以走群众路线的政党学说所进行的反思,主观上呈现了党报新闻宣传观念,客观上又推动了解放区报纸的大众化发展进程。

由此,《解放日报》于年4月1日改版。在改版社论《致读者》中,一方面宣布改版的目的“是要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强调列宁的政党学说化的新闻宣传观念,如“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鼓动者,而且还是集体的组织者”,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及组织性原则,另一方面,又在报纸大众化上作了有益的改革,如注意报道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在新闻写作中,强调群众参与、用群众语言写作等。

由于政党学说中蕴涵走群众路线的理念《解放日报》比同时代的报纸具有更彻底的大众化办报思想,也具有更坚定的宣传观念。

追根求源,我们党的新闻事业诞生于激烈的阶级斗争,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新闻是服从宣传需要的传统。中国这种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使得中国新闻事业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传播媒介而主要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出现和存在的。

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所倡导的大众化办报思想,正是在当时中国抗日战争极其艰巨复杂的形势下,随着阶级矛盾、民族危机的日益深化报纸作为党派斗争、阶级斗争的工具,为了更好地履行其制造舆论、教化民众、指导工作的功能,实现时代所赋予的新的任务而对新闻宣传策略的丰富和发展。

实践证明,这次改版在我国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为以后中国共产党党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以年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由“舆论之母”向“舆论之仆”角色转换的一次重要尝试。

自新中国成立年,社会主义的新闻体制基本上已经确立,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继续得到发扬光大。

这一时期,认真、系统学习以《真理报》、塔斯社为代表的苏联新闻工作的理论和经验,成了我国新闻事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造成中国新闻机构日趋单一化,新闻宣传日益公式化,新闻工作经常落后于现实生活。

这些严重阻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新闻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年苏共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公开批判,以及双百方针的出台,为新闻改革创造了时机和条件,使《人民日报》下定决心正式改版,在新闻观念上有重大突破:党性原则由党的喉舌、党的工具,向人民的喉舌、人民的公共武器、社会的言论机关转变,是由“舆论之母”向“舆论之仆”角色转变的一次重要尝试。

处于战争背景下的《解放日报》改版,是为了将《解放日报》办成一张具有战斗性的完全的党报,其党性原则的核心是强调党报是党的喉舌、党的工具,强调党对党报的绝对领导,小至消息,大至社论,都必须与中央商量,不能有一字一句的独立性。

每一篇稿子,每一条新闻,都是代表党的,都必须同党的政策相符,从党的影响来考虑。“党报不但要求忠实于党的总路线,总方向,而且要与党的领导机关的意志呼吸相关,息息相通;要与整个党的集体呼吸相关,息息相通。”

《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共报人对“舆论之仆”角色的自觉,是新闻观念的一场变革。

与《解放日报》的改版比较,多了对新闻传播规律的体验,多了对新闻的专业化发展方向的认同。

于是,改版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新闻条目变多了,每条新闻的字数变少了;经济新闻变多了,会议新闻变少了;报道面扩大了,批评性报道明显增加;客观公正的报道增加了,报喜不报忧的新闻减少了。

显然,这种变化有助于使新闻业回归专业化发展道路,建构专业精神,也有助于在专业化的新闻实践中认识新闻传播规律。

三、新时期的新闻改革(底至今):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的回归,对新闻规律的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的思考新时期的新闻改革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业步入信息化、市场化时代,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开始回归,对新闻规律的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的思考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

这一时期的新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年到年。这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时期。否定文革“阶级斗争工具论”,探索和尊重新闻规律,恢复报纸作为“新闻纸”的本来面目,成为新闻工作改革的主要课题。

这一时期新闻改革所取得的基本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1、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性质说,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以刊登时事为主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机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2、摒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尤其重新确立了新闻真实性的权威。在这一时期里,对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占据各种新闻学刊物的最大篇幅。

3、纠正了历史错案,肯定了“读者需要论”、“社会需要论”是合理性的命题,并由此为立足点,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必不可少的标准。虽然对新闻规律的认识、概括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统一的结论,但重要的是对新闻规律的探求树立了这样的观念:新闻传播也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定性,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胡作非为。

这是新时期新闻改革的第一阶段全新的观念,是对新闻媒介认识上的巨大飞跃。它为后来的新闻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新闻改革历史发展进程

一、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

在"尊重新闻规律"的旗帜下,中国新闻界全面恢复四、五十年代的老传统:实践界以五十年代的模式办报,学术界重提年新闻改革的老课题。这场"拨乱反正"在全国新闻界在以下几方面形成基本共识:

1、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说,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也刊登时事为主的大众传播机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2、摒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尤其是重新确立新闻真实性的权威。在这段时期,对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占有各种新闻刊物的最大篇幅。

3、随着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经济报道逐步成为新闻的主体。

4、纠正了历史的错案,肯定了"读者需要论"、“社会需要论”是合理性的命题,并由此为立足点,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必不可少的标准。

"新闻规律"究竟有多少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观念:新闻传播也是一门科学,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胡作非为。这才是在此期间的全新观念。

二、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从年开始)

信息概念渗透到新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新闻媒介的巨大变化。

①首先是媒介结构发生改变。一大批以提供纯信息尤其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纷纷创办、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以提供经济信息为主的新频道。

②其次是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纯信息的新闻逐步在各新闻媒介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大大开拓了新闻报道面。

③再次是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多彩。预测性报道、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为特征的深度报道、全方位扫描的立体式报道、纯客观报道等新的报道形式大量出现。

再如,会议新闻改革,过去只见会议不见新闻,现在记者则懂得并尽力跳出会议抓新闻;头条新闻改革,不少报纸打出"不拘一格选头条"的口号,把信息量大、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放在突出的版面上。这一切,都使新闻媒介的面目焕然一新。

三、第三次跨越: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年以后开始)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点。

当党的十四大确认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后,新闻界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重新审视新闻事业的归属问题。逐步形成一个共识:新闻事业就它生产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来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但同时,就它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和娱乐来说,属于第三产业。

这个理论上的突破带来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思路,这个新思路可归结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完整含义: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介。

年以后新闻改革重点不再放在媒介的功能及媒介的传播内容,而是转移至媒介的外围即经营管理上。

竞争给媒介带来的显著变化:

①受众中心地位的认同

②调整内部结构,搞活媒介机制

③扩充硬件,扩大容量

四、第四次跨越:从单一走向多元(年开始)

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基本目标是解决中国传媒业“小、散、滥”的状况,做大做强中国传媒业。

具体目标:

①适度的市场集中,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十来家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媒体集团,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支柱,从而形成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

②从粗放型发展转换为集约化增长,从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性增长,这就是集团化平台上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③从小儿全媒体走向专业化媒体,从同质化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

④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在结构调整和转型中,

传媒业采取了六大措施:

①报业集团—报业的集约化经营。

②频率、频道专业化—广播电视多元化之路。

③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中国传媒业结构的基本框架。

④制播分离、编营分离—传媒的产业化之路。

⑤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从封闭结构走向开放结构。

⑥二分大众传媒—从单一结构走向多元结构。

猫哥学长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zhejiangzx.com/zjlt/11712.html

------分隔线----------------------------